第五十四回
拔彭黎,常化之水淹七军
克广平,梁子均开仓放粮
汪士荣听那使者诉说了龙在天在麂麋山战败的前因后果以后,不禁忧虑道:“那王知节现在拥兵已达八九万之众。大帅带到都昌的只有三万人马,以少击众,会不会有什么闪失啊?”
常化之对此却不以为然道:“哎,汪大人不必为此忧虑挂心。王知节兵马虽众,但全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他与龙在天在麂麋山交战,纯属菜鸡互啄而已!大帅虽然只有三万人,但士卒精炼,官将骁勇,对阵这群废柴皆可以一当十,击败王知节,拿下广平仓不成问题!目前,我们还是来研究一下湘南的军事行动吧。”说着,他又转头对使者说道:“你回去告诉大帅,请他老人家放心则个,就说化之和汪大人一定奉令而行。湖南宋军的主力已经在甘溪一战中丧失殆尽。整个湘南地区,已然没有敌情。大兵所到之处,湘南民众皆倒履相迎,踊跃参军。我军在庐陵现已达二十万之众,大军鼓行而东,十日之内定然攻拔彭黎郡!”
那使者一一记下以后,就此告辞而去。
汪士荣却疑虑道:“我听闻赵宋差拨了毛伯温、韩灵昆二将领十万江南大营兵马离京南下,现已过了会稽,不日即可抵达鄱阳。我军此时北上攻彭黎,宋军在鄱阳岂能坐视?到时候,他若领兵南下征讨,则必然脱不开一场血战啊。”
常化之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自打领兵出山以来,他一直都是干劲十足,跃跃欲试的。特别是打下庐陵郡一下,他天天被一群豪绅地主们花式吹捧,整个人都比在越水的时候膨胀了一圈。他倒是不怕敌人来的多,就怕无仗可打。
于是,常化之对汪士荣说道:“哎,汪大人也太过小心了。想那江南大营承平已有二十余载,民人不识干戈,全无尚武之风。那荣禄又是一个靠着裙带关系上位的平庸之辈,手下的将领也是一群酒囊饭袋,能有何作为?我军正好可乘庐陵大胜之余威,一鼓作气攻拔彭黎。倘若江东之军敢来送死,我等正好可以将他们在湘南一股全歼,也免得日后的许多麻烦!”
汪士荣皱眉道:“常将军切莫轻敌,那江南大营的兵马绝非是等闲之辈。我军东出彭黎,宋廷必举大军来援,一旦战事胶着起来,前有坚城,后有追兵,我军恐怕要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
“腹背受敌?”常化之问他道,“敢问汪大人,这背后之敌是从何而来的呀?”
汪士荣说道:“自然是那成都发来的兵!赵宋在成都设有西川大营,有兵十余万。与江南、江北并称三大营。我军若是东出彭黎,一定要提防川军南下黔中,乘虚而入庐陵,断我等归路呐!”
常化之哈哈大笑道:“汪大人这就多虑了,西川大营的事情,大帅早就有防备。咱们之所以拉拢了和硕特的拉藏汗一同起事,就是要用他的力量牵制西川大营的兵马,使其无法出川支援湖湘战场!”
汪士荣却摇头说道:“拉藏汗此人首鼠两端而且和硕特的兵力太小,根本无法牵制住川军。一旦川军南下庐陵,我军又在彭黎一线抽不出身,局势可就危矣!”
常化之咧了咧嘴巴,嘟囔了一句:“那么,你想怎么办?”
汪士荣说道:“庐陵西面无甚险隘可守,一旦宋军由黔中攻来,则可直达庐陵城下。我们应当乘着西川大营尚无派兵东出,黔中守备空虚的有利时机,把西面的防线一直推进入黔中的大娄山——乌江一线,沿江依山布防才有把握防范川军入湘,截断我等向越水的退路!”
常化之听他如此说话,又走上了高季左东取江州、西取黔中的老路上,而且似乎还有畏敌避战之意,心中顿时不爽起来。但汪士荣是武泰的座上宾,还掌握着北伐军中一半的兵马。所以,常化之跟他不好撕破脸皮,于是笑眯眯地说道:“可是,大帅的文书是要求咱们向东攻取彭黎,威胁鄱阳孔道。你我怎么可以不遵令行事呢?”
汪士荣说道:“可以先西取黔中,在乌江、大娄山一线建立起关河防线,解决掉西面的威胁。然后,再回兵向东攻取彭黎。”
常化之听罢默然不语,他手下的大将高大节却按捺不住性子,从座位上面霍然起身,大声质问汪士荣道:“这一东一西,一来一回,大军往返奔波,鞍马劳顿不说,还得浪费多少时日?都是你们这些酸秀才们迁延日月,反误大事。要是依着我的性子现在早就把整个湖广都拿下来啦!还用得着憋在庐陵这么一个弹丸小城里愁眉不展呢?”
读书之人素来是要面子的,汪士荣被高大节这么一个目不识丁的武夫当面折辱,哪里有不恼的呢?他把袖子一甩,望着常化之冷笑道:“听高将军之言,使人慨然有封狼居胥之意,好生地气壮!既然高将军有必胜的把握,我一个酸儒还能有何话可说呢?您自领此间十万兵马去实现您的大业去吧!我呢,一介书生,百无一用,也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喽!”
常化之听出汪士荣的不快来。他还是想维护内部团结的,于是瞪起眼珠子来,拍着桌子大声呵斥高大节道:“放肆,你一个粗野武夫,懂得什么军国大事?怎敢在这里指摘国家的大将?还不给我滚下去!”只这一阵怒骂,唬得高大节就忙不迭地跑出节堂来。
常化之又转过脸来,安慰汪士荣道:“这些武夫只懂得杀人放火,哪里知道国家大事呢?就晓得在这里胡说八道!汪大人不必与这等狗奴才计较。你我二人精诚团结,齐心合力完成伐宋大业才是正经要事!”
汪士荣的火气兀自未消,对常化之言道:“既然常老弟的部下都以为大军往来奔波,迁延日月,要误大事。我看,不如你我分兵两路,我自领一路偏师向西去取黔中。老弟可自引大军东向攻彭黎!如此,可算是两全其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