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零打碎敲【实战】(1 / 1)阑然加Q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零打碎敲【实战】

张小平很快到了。忭峰问张小平附近有无可以审讯的地方,声音不能让敌人听到。张小平指个地方说那里有一个山洞,洞口小,但很深。洞口用大衣堵住外边听不到声音。

忭峰道‘此战胜利张小平具首功’。然后要求冬梅拿下眼前的四个敌人要活的,让一连长曹华妮带8个身强体壮的女兵,把四个俘虏抬到山洞审讯,让腊梅挑选4个能听懂俄语的女兵参加审讯,其余人待命。

审讯后,敌人的情况一目了然。这伙敌人原来有80人,是三年前从雅克萨出来的,他们在这里的小河沟里发现了黄金。就四处抢劫百姓为他们淘金。而这一带是达斡尔族的地盘。达斡尔是个游牧民族善骑射,给俄国人造成了很大损失但也抓到了500多人。俄国人自己也只剩下56人,他们不敢再外出抢劫,达斡尔人也不敢在这里放牧。

外边岗哨16人,还有10人在山洞里面集中看管淘金人。黄金是从山洞里地下河冲出来的,30人在洞口修个寨子。他们就在寨子里看住洞口就不会有人逃跑。供他们奸淫的年轻女人有100多个也在寨子里。

剩下的战斗就更好打了。56个强盗被全部活捉,解救百姓538人。其中青壮男丁280人,年轻女人109人,剩余全部是老人和孩子。缴获完好长枪58支,短枪2支,坏枪42支,马刀80把。粮食不到5万斤,肉食食盐若干,毛皮一大批,黄金2吨多。

经过审讯才知道,这些俄国人准备粮食快吃完时,就带着黄金和几个漂亮女人返回雅克萨,其余人全部堵在洞里用毒烟熏死。

活下来的人们愤怒不已,纷纷要求杀光他们。忭峰将有血债的14个宣布死刑,剩下42个判处10——20年不等有期徒刑,让他们去蔡家屯矿山挖矿好了。挖十几年矿赎罪,这比都杀了他们好。

看到解救的百姓破衣烂衫,忭峰要求女兵连立即挑选合适毛皮给他们做衣服,先对付着穿。到了蔡家屯再换装,同时派人回去报信提前安排。又安排做饭,收拾物资全部拉走,这里先放弃,但不允许破坏寨子留着以后用。

诸事完毕,忭峰带着大部队浩浩荡荡返回蔡家屯。要求部队总结经验,分析这次战役和上次战役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部队休息一天,明天早训结束吃过饭后全军攻打博和里屯。儿童团组建为运输队,带马爬犁随军出发。零打碎敲,积少成多,连续作战。在实战中训练部队。

一直找不到剩余300俄国人的据点,忭峰很郁闷也很奇怪。这300人对民团可是个很大威胁,他们放起排枪来,民团肯定损失惨重。

走进第二兵工厂,有人看见少爷进来赶快叫来厂长。厂长周实在是腊梅的父亲周铸器收养的孤儿。今年才20岁,人如其名。三年前成婚,有个一岁多的女儿。腊梅这次将师哥一家三口都带来了,还让嫂子当了学徒工,跟着老毛子学造枪支弹药。

师哥开始不同意,说原来师傅是厂长让你嫂子挣银子。别人没有话说那是看师傅面子,现在你师哥我当厂长了,再这样别人就该戳脊梁骨啦。腊梅把师哥训了一顿,说你别管,我安排。我嫂子不但年轻还心灵手巧。父亲说过,将来嫂子出师了比你手艺还好呢。说不定将来的厂长还得嫂子当呢。

听厂长周实在汇报第二兵工厂工作。当听到俄国人探矿师2人,心里一动有个想法。立即吩咐周实在叫两个俄国人探矿师过来。

周实在弄不清楚少爷的意思,不但把两个探矿师叫来还干脆把8个学徒也叫来了。两个探矿师进门看见腊梅,就跪在地上脸色惊惧浑身如筛糠。叽里咕噜又哭又叫,眼泪鼻涕那叫一个磅礴。

忭峰看着几个学徒说你们让他们闭嘴。本少爷问他们几句话,老实回答不会受惩罚。几个学徒连说带比划,他们听懂了急忙点头。忭峰就问,你们精奇里江以东的金银矿可以挖几年?他们说最快一二年,最慢四五年。忭峰心道果然如此,他们早就挖光转移了。

再问,他们会转移到什么地方再挖矿。两个探矿师叽里咕噜,商量了一会说一个是西北另一个是东北方向。他们的师傅是探矿高手,曾私下里说过,这两个地方可能还有大型金银矿和铁矿煤矿。

忭峰告诉周实在,看在他们两个教授学徒不藏私的份上,每人两天增加一斤酒。两个探矿师又高兴的叽里咕噜磕头不迭。

通知张敬泰到指挥所待命。忭峰回到指挥所时,张敬泰已经到了。忭峰要求张敬泰立即通知6个小组分成两队。一队以原金矿为起点向西北方向侦查;一队以金矿为起点向东北方向侦查。

这两个方向都已经进入外兴安岭山区,要他们小心为上。张敬泰领命而去。

冬梅进来“538人已经换装安排妥当。其中生病的58人住进了医院治疗,只有12个女人愿意当女兵为家人报仇。其它女人都愿意当男丁的老婆。他们想等58个病人治疗好后就出去找他们的族人。包括那些孩子。农会、妇联、联防队、儿童团他们都不参加。真是没有一点良心!”

冬梅愤愤道。他们是游牧民族,只佩服强者。历史上,他们骨子里只臣服强权,谁打败了他们,他们就听谁的。叫他们打谁,他们就打谁。对受侮辱的女人他们不歧视,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对。谁强壮谁就应该占有女人,这些女人生的孩子是他们的。不管生的孩子是黑头发黑眼睛,还是金头发蓝眼睛,长大了都是他们的力量。

对他们太好未必是好事,他们会认为你们太弱,在讨好他们。满族实际上是女真族,他们不满意女真两个字,就使用了满族这个称呼,他们的太祖努尔哈赤实际上是明朝的武将,赐童姓。

想到此,忭峰道“随他们去吧,不要强求。但是,不能白救他们。他们必须付出代价。你告诉他们,他们必须给我们挖矿一年,定好一年的产量,少一斤延长一年时间作为惩罚。

他们吃的穿的都是我们的,等他们一年到期就算帐,让他们签字画押。以后用马牛羊顶账还给我们。你查查是谁跟我们捣蛋,本少爷估计应该是那几个老家伙。

冬梅你记住,谁敢跟你顶嘴,你立即给他们颜色看看,不要心疼他们。要让他们永远记住,我们对他们好是可怜他们。不是怕了他们”。奶奶的,救了一群白眼狼,忭峰嘟囔道。

心情极度不爽!第二天早上训练结束吃过饭部队集合完毕。运输队的马爬犁也整理好了就等着出发。鉴于这帮白眼狼不安定因素的存在,忭峰只能调整了安排。

将12个愿意当女兵的和21个怀孕的一起放到服装厂帮忙。把女兵第三连留下两个排专门看管她们。三个排专门看管住院的58个病人。明确告诉女兵连,他们是我们昨天解救出来的白眼狼。你们必须把他们当成老毛子对待,他们敢闹事,你们立即开枪不用警告。同时,将剩余的447人全部赶到矿山和老毛子混编挖矿,由联防队监管。留下冬梅守家。

大部队再次出发,腊梅带领女兵第二连,忭峰仍然跟着女兵第一连。这是民团第三次战役,这次战役与前两次战役又有不同。第一次战役是特战队独自打下的;第二次战役是特战队和三个女兵连打下的;第三次战役女兵连只有两个连参加。

忭峰要求这次战役将东山独立特战小队和直属连一起带上参加战斗。昨天已经派人带着60支长枪及弹药,通知东山和牛满要他们做好战斗准备。将60支长枪交给郑铁柱的一营并教会他们使用,每个连分配10支长枪。

上次腊梅回来时交给忭峰的敌情通报。主要说他们在侦查中也发现了俄国人的据点。有的据点人多,有的人少。他们想打小的,请示可不可以打。

忭峰明白他们看了特战队打下蔡家屯的总结报告。心动了,跃跃欲试。忭峰派人回去送信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不能出现伤亡;二是不能跑掉一个敌人;三是不能把动静弄的太大要做到保密,缺一不可。只要满足上述三条就可以打,否则就继续向其它地方侦查和扩兵训练。

条件订的这么苛刻不是忭峰故意为难他们,而是现实如此。穿越以来已经颠覆了忭峰许多观念。

例如,忭峰原来认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老百姓过着食不饱腹衣不蔽体受欺压受剥削的悲惨生活。黑龙江的现实是,这里地广人稀只要你不懒惰,随便开垦几十亩地种上粮食除了上交税赋剩下的一家人吃不完。

再打点野物卖毛皮换点银子买棉花织布就不会没有衣服穿。看病更简单,如果付不起诊金或者药费。病人家属就会与医生签协议,组织家里的青壮去山林里挖药材还给医生。这个时候的清朝除了打败仗丢了香港,在广州一带有少量西医外。整个大清朝别的地方找不到西医,看病还是中医。

这里天寒地冻一年就种一茬庄稼,大部分时间闲着唠嗑猫冬。商业不发达没有那么多小工让你干挣银子。朝廷怕挖断龙脉不允许东北开矿,也就没有工业。小作坊更不会雇请劳力帮工,自己家人帮忙就行了。

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而中国就是小农经济社会。忭峰认为汉民族在东北定是受欺压告状无门。但现实是,这里的汉族人社会地位比满族人高。

因为多少有点社会地位的满族人都跑关内享福去了,没有社会地位但与有地位的满族人有亲戚关系的也沾光跑关内享福去了。

留下的都是普通满族人。而留在东北的汉族人是汉军旗的人,或者与汉军旗有关系的人,所以,他们的社会地位就比普通满族人高,而有文化的汉族人社会地位则更高了,怎么会被人欺负?

东北少数民族不多,在黑龙江主要是鄂伦春族。他们现在不叫鄂伦春族,而是叫索伦部和打牲部。属于归附清朝的部落,少部分人开始农耕驯鹿。索伦部主要在外兴安岭一带,打牲部主要在吉林小兴安岭一带以打猎进贡为生。

另外还有达斡尔族,他们大部分在蒙古。黑龙江呼玛一带有少部分,他们以游牧为主。还有鄂温克族和赫哲族、朝鲜族。鄂温克族主要在大兴安岭一带,打猎卖毛皮为生。赫哲族和朝鲜族主要在吉林,黑龙江牛满一带也有。他们以打鱼农耕为生。

这些少数民族在东北或者黑龙江是社会地位最低的。他们与其它民族来往很少。汉族、满族也看不起他们。认为他们是土包子、尚未开化。当然还有蒙古族,他们人少,主要是汉军旗在战争中收编的。

民团招兵时那么顺利,不是他们有多少爱国之心。更不是生活过不去找碗饭吃。一是当兵机会少,朝廷招兵是以满族人为主。有文化的汉人有点机会,没有文化的汉人或者其它民族的就别想了。

因为朝廷招的兵待遇很好,最普通的兵待遇也比九品官高。这是朝廷给满族的优待,别人是妄想。二是民团说清楚了,农闲练兵,农忙务农。农闲能挣银子,农忙回家干活,两头都不耽误,这种好事哪里找?

当兵的都是这种心态怎么打仗?打起来不说多,死个二三人,伤个七八人你看他们会不会全跑光?抚恤再多,有命金贵?只有那些活不下去的或者有野心想光宗耀祖的不怕死敢打外,其它的就不用提了。

天快黑了部队才到达汇合点。香梅、寒梅把两个满编的特战小队,和一个只有18人缺额甚多的特战小队也带来了。另外,还有满编的直属一连和180人不满编的直属二连。整个东山兵营就剩下香芯和寒芯8个丫头及各部门人员。

老套路。首先,张敬泰安排自己两个侦查小组4个人为主,配上东山的4人为辅抵近侦查。摸清敌人布防情况再说。

展开东山自己制作的地图看了起来。这个地图忭峰有一份,是上次腊梅带回的。忭峰早就看过,知道地图上有两个俄国人据点。

现在准备打的据点是上面大的那个,下面那个小据点没有打。所以,东山的部队是绕路过来的,但这个地图张敬泰没有看过。不是忭峰想隐瞒什么,也不是想考教张敬泰,而是觉得没必要。

看了地图,张敬泰自然明白少爷为什么先打北面大据点,而不打南面小据点。没有这点眼光,张敬泰上两次战役那是白打了。果然,张敬泰看完地图就问起谁侦查南面小据点的,把人喊来就问起南面小据点的敌情。

把自己两个副中队长及腊梅、香梅、寒梅、小队长、连长十几个领导都叫来开会讨论怎么打。方案是,今天晚上两个据点都拔掉,北面怎么打要等侦查人员回来再讨论细节怎么打。南面要马上派人去抵近侦查,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方案上报少爷,忭峰点头。东山来的小队长问为什么不先打掉南面的小据点,他们可是绕了不少路才到这里的。忭峰不说话,张敬泰解释说这是先切断敌人后路,万一走漏消息。南面之敌也只能往北面跑,他们不敢南下,南下是大清朝腹地,他们不会送死。

南下侦查人员派出去了,北面抵近侦查的人员也回来啦。敌情汇报后,张敬泰兴奋的搓着手,说这样的布防情况和我们第一次战役第二场是一样的。不同的地方是这次可以一锅端,没有第三场了。

众人同意。香梅她们会同意是因为她们看了特战队三战三捷的总结报告,她们不敢打北面之敌是感觉自己兵力太少。特战队可是有6个小队近300人,自己这边才二个半特战小队,差的太远。

虽然自己这边有一个半连,总人数比特战队多很多。但是战力与特战队不能比,她们只想打南面之敌。觉得打下南面还是可以的是有把握的。但少爷的三条要求太刻薄了,她们商量半天没有把握,只好放弃。

这次张敬泰没有按照第一次战役第二场的打法来。而是提出了新的打法,敌人6个防御哨兵打死一个活捉5个。

张敬泰到达汇合点后就见了自己的侦查人员。特意问了有无可以审讯的地方,侦查人员告诉他离这不远就有山洞。他们白天就是躲在那里。张敬泰就特别安排女兵连懂俄语的人去布置了。

第二次战役结束忭峰就问张敬泰。这次要是没有冬梅跟着,他怎么活捉敌人审问情报。张敬泰说可以打昏敌人,忭峰又问是打昏快还是迷香快?

忭峰解释说不是点燃迷香。而是把迷香弄成碎末,涂在手套上捂住敌人的口鼻。经过多次实验效果很好。这也是张敬泰提出,活捉5个打死一个的底气所在。打昏对方,对于会功夫的人来说是可以的。只是力量不好掌握。特别是冬天,穿的衣服厚更不好掌控,重了可能被打死,轻了敌人就会喊叫。

迷香就不同,迷香是我们自己医院做的。特战队有的是。香梅她们不解,张敬泰就解释了一下,众人都恍然大悟连连赞叹。直夸张敬泰点子多方法妙,张敬泰脸红不好意思道,这是少爷的主意。自己就是让人假扮敌人哨兵实验了几次,效果不错。

侦查员回来报告说敌人换岗哨了,张敬泰目视少爷,忭峰点头,张敬泰立即下令第一阶段攻击开始。

不大一会儿功夫,战士们抬着5个被活捉的敌人向山洞奔去。这次是香梅和寒梅主持审讯,腊梅旁观。审讯结束,敌情一目了然。

张敬泰、李振海、蔡明恩、腊梅及6个小队长都是轻车熟路。安排各个攻击路线、范围、方式、目标清晰明确。被解救人员的登记、安抚,物资、财物、枪支、弹药的收缴,俘虏的安置监管等等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由于会写字的人少,为了加快登记速度,忭峰特意制作了许多表格,他们往里面填写内容即可。

这次侦查第一次出现了大纰漏。原来判断是淘金,敌人不会超过100人,忭峰自己也是这么估算的。事实上这伙敌人是由6股俄国人汇集而成的,其中两股是主力。

一股是从堪察加撤回来的,实际上这是一股逃兵,有近300人。有许多中下级军官认为俄国东西方向距离太长,不方便调兵,主张东缩南下;

另一股是从雅库茨克东进碰上的,他们有200人。看见这么多人从东边回来,他们也不想东进了。商量后决定南下,又汇集4小股达到了600余人。

他们都听说外兴安岭以南有许多黄金可以挖。这是俄国人故意散布的消息为以后南下侵略清朝做的准备。进入外兴安岭与索伦部打了几仗,他们还没有看见一两黄金就死了几十个。剩余589人,抓了600多人,抢了大批粮食和牛马羊鹿群。感觉划不来,就摆脱索伦部渡过乌第河南下。渡过西里木第河。在一个河沟里发现了黄金,顺着黄金小河找到了洞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