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四章 向往(1 / 1)桑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游击营的修建如火如荼,牛栏需要扩建,军士们的营房也需要修建,毕竟王二可是带了六千多的青壮来投,不能让他们没有住的地方。

游击营在王则之的规划中,周长有五里多,有营房、粮仓、演武场、牛棚、马厩,还要加上城墙、城门、瓮城、角楼、炮楼等,一个县的守城也基本上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

不过王则之的当务之急,是先建好营房,正好王二聚集人马需要时间,趁着这个空当王则之可以集中精力建营房。

王则之决定后,寿阳、盂县的百姓还有加入军户的流民们立刻忙活起来。

首先,在方山四周用白色石灰画好区域,用来建营房。

接着在正西面划出一块地用来建旱厕,对于他们随地大便这个事情,王则之是非常介怀的。

建好厕所之后,以后这些人就只能去厕所大便了,一个是卫生,另一个就是他打算用人粪混和牛粪制成肥料,用来肥沃土地。

除此之外,他还要建一个医馆,王则之认为医馆非常重要,像军士们受伤就不了,如果得了什么病,他就不用去外面请郎中了。

最重要的一点,他需要堤防鼠疫,肆虐大明十几年的鼠疫可是从山西开始的。

除了王则之规划的这些,他发现百姓和军户们自发的建了一座庙宇,名为土地庙,用来保一方土地平安。

对于他们的行为,王则之也表示理解。

毕竟,这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匮乏,只能信信鬼神,来给他们空虚的心灵以安慰。

除了这些之外,王则之还特意询问了百姓和军户,在他们之中找来一些会打铁的专门建造了一间铁器房。

他想要自己打造武器装备。

做完这些安排,王则之一声令下,所有百姓和军户们齐齐行动起来。

在方山建营唯一的好处,就是树木、黄土、石料都可以就地取材,他除了花钱从寿阳买来一些石灰石之外,就没怎么花钱了。

方山的山腰与沟壑间,泉水涌溢,常年不竭,这一点是王则之没有想到的。

既然方山有水,王则之就计划建一些型水库,再用型的水车,用空心的桐木把水引到营地里,要不然这几千人总不能老是跑到山沟里挑水喝吧。

除此之外,还要打一些水井以应急。

方山原本是有一口井,可那是把山中流水圈起来围成的水洼并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水井。

方山地下水非常丰富,用不了二十丈就会出水,而且水质大多清洌甘甜,至于其他的地方可没方山这么容易出水,有些地方打个三四十丈都不一定会有水。

有了水库、水井,王则之还不满足,他还计划建一些水塔用来蓄水,现在这里是有水,万一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谁也不敢保证这里还会有水喝。

历史上大明的干旱可是持续了五六年的,未雨绸缪,他得早点准备上。

方山有石料、有木料,只是王则之缺工具,王则之记得盂县的李姓商贾曾过,盂县多煤矿、冶铁,于是他就派人专门去盂县买了不少采石、伐木的工具回来。

工具回来之后,采出来的石料王则之特意交待,优先用来打井、做水库。

要先有几口井,勉强够大家用了,再去建营房,要不然人一多,水就不够喝了。

第二日,第一口井总算打好了,该井深一十五丈,井水较浅,水质清澈,井底铺以鹅卵石,井壁用采出来的石块修砌,井外再铺以碎石。

当第一桶水打上来时,一时间欢声雷动,百姓和军户们忍不住轮番品尝起来,井水甘甜,远胜于他们从前喝过的水。

军户们喜笑颜开,特别是一些后来加入的流民们,他们一路上颠沛流离,从没喝过如此甘甜的井水。

军户们经过一致商量,最后将这口井命名为“则之井”,用以感谢王则之的恩德。

这口井建好以后,寿阳、盂县前来做工的百姓,目光闪烁,他们尝过之后,再于自家喝过的苦水比较一番,有了想要留下来的打算。

第一口水井打好之后,经过不断的努力,游击营内王则之交待优先建造的营地、厕所、医馆、牛棚,已经建好霖基。

营内的百姓和军户们,对于王则之要建的厕所都十分好奇,他们都不懂王则之为什么要挖这么大个坑用来建一个茅房。

在厕所建造的过程中,不时会有人跑过来看看稀奇。

城墙的地基还没有修建,王则之担心规划超标之后,城墙围的太,到时候还得扩建,所以他打算等营内的建筑全部建好之后再去建城墙。

游击营打好霖基,完全修建好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

王则之离开方山,将重心放到招募流民、开垦荒田、修缮水利上面去了。

一定要争取在八月之前,兴建好水利,开垦出田地,这样他才来得及种粮食,明才能早早的有收成。

其实从方山到盂县,在这山林之间有很多地方可以耕种,甚至有不少地方是有水源的。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勘察,王则之决定在这些有水源的地带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这样一来他手里的人手又不够用了,免不了还得招募一些流民,奈何前来的流民不是瘦骨嶙峋,就是老弱。

真正能马上用的人少之又少,他不得不另寻一地,安置这些流民,先施粥把他们养起来,等过个把月,他们的身体状态好一些了,再把他们派出来开垦荒地。

由于新招的流民马上用不上,不得已他从寿阳、盂县招了些百姓,付以粮食和银两,请他们在山林间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接下来,一连数,这些人都是还没亮就出工,黑而归,每都是努力干活。

最主要的是,每王则之也会跟着他们出去,除了查看情况之外,他也要体验一番这种艰苦的生活,以免他过的太过安逸。

百姓们有些意外,他们活了这么多年,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军爷呢。

由于王则之每都会带头干活,这些百姓自然是不敢偷懒,一个比一个干的卖力。

这期间,牛郎赶着五六十头牛来过一次,他告诉王则之,要想健壮的耕牛,那就得等五,每五他就来送一次,王则之点头答应了。

游击营里的军户们,眼看着耕牛越来越多,不由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