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0章 第一六○章 帝乡 (求票求订阅)(1 / 1)王庚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初,蒙骜帅师伐魏,取高都、汲。魏师数败,魏王患之,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信陵君出山,率魏韩赵燕楚五国之兵,败蒙骜于河外,蒙骜遁走。信陵君追至函谷关,抑之而返。

秦庄襄王使人行万金于魏以间信陵君,求得晋鄙客,令其说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复为将,诸侯皆属,天下徒闻信陵君而不闻魏王矣。”秦王又数使人贺信陵君:“得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乃使人代信陵君将兵。信陵君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日夜以酒色自娱,凡四岁而卒。

月余,秦庄襄王崩,传位于赢政,国政托于文信侯吕不韦。

不久,晋阳反,文信侯派蒙骜击定之。

五国之助兵,楚兵乃由春申君黄歇率领,追击蒙骜到函谷关,得胜而还。

黄歇率军回郢陈,楚考烈王亲自劳师。黄歇趁机讨徙封:“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臣愿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楚王允准。

黄歇封地江东,其治下有一沛郡,郡下辖丰邑等,丰邑县中阳里,几年前曾发生一件奇师,至今乡里庶民仍口口相传。

原来,中阳里住着刘卢两家,都只务农,但是刘卢两家的户主,关系亲密,使得两家亲如兄弟。那一日,刘卢两家的夫人,各诞下一名男婴。同年同月同日生,岂不怪哉。

乡里人泽泽称奇。

另有一件更怪的事,刘太公只告诉了卢太公。某日,电闪雷鸣,雨大如斗,刘太公去接刘夫人,走到一处破庙,就见一条苍龙盘在夫人身上,后来不久,夫人就怀孕了,排行老三。刘太公叮嘱卢太公,不可外传。

刘太公的父亲曾为丰邑令,后来没落,到了这一代,只作了一个农夫。刘太公读书不多,加之已生了刘大刘二两个男孩,老三就直接叫了刘三。

卢太公认得几个字,给儿子取名叫作卢绾。为什么起名绾呢?卢太公几代单传,男丁少,所以才要绾住,别跑了。

刘卢两家交好,刘三、卢绾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两个孩子一起玩耍,一起调皮捣蛋。不觉时光荏苒,转眼两个孩子已是八九岁了。刘太公见卢太公送卢绾上学,咬咬牙,让刘三跟着上学。

中阳里有个书院,刘卢两个孩子上学,总要路过个酒馆,乃一曹姓人家所开。曹家只有一个女儿,六七岁,时常在馆门口抓石子玩。一来二去,三个孩子就认识了。

孩子的世界,总是无忧无虑。

马车在咸阳街中穿行,不一刻,回到吕府,李斯下了车,被引到文信侯跟前。李斯施礼毕,文信侯赐座。

寒暄之后,文信侯问道:“吕某忝居相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先生此来,何以教我?”李斯歉逊答道:“相爷威名行于四海。李某一介布衣,何敢言教。”

文信侯顿时乐了,心中知道,对方不肯轻言,就令吕丁捧起自荐书交给李斯,问道:“此书可是先生所投?”李斯应道:“正是在下。”文信侯追问道:“自荐书不着一字,此是何意,愿先生教我。”李斯笑道:“相爷即召我来,想必已明我意,何必明知故问。”

文信侯哈哈大笑。

李斯亦笑。

笑罢,文信侯说道:“我大秦国势日隆,灭六国,一平天下,指日可待。但是天下人只知大秦武功,不知大秦文治,我拟修纂一书,以示天下万民。先生可为我玉成此事否?”李斯笑道:“我初来乍道,恐难担大任。”文信侯笑道:“先生勿谦。”李斯笑道:“我目前可以抛砖引玉。”文信侯笑道:请先生早赐大作。”

随后,文信侯延李斯为门客,协助编纂事宜,并赐了腰牌,随时出入相府。

李斯事毕离府回到宅院。

吕丁拿了花名册给文信侯,“公子爷你看?”文信侯一惊,吕丁平时称呼自己相爷,偶尔会称呼公子爷,但凡称呼公子爷,大都有私秘事相告。文信侯责备道:“你身为大总管,登记花名册这种小事,交给手底下人去干。”吕丁笑道:“公子爷,我记下了。你看这里。”文信侯顺着吕丁手指,只见竹简上,分明写着“李斯二字。吕不韦问道:“李斯…有什么特别吗?”吕丁又向下指:“籍贯,上蔡。”文信侯喃喃自语:“上蔡李斯,李斯上蔡,莫非?”吕丁点点头。文信侯叹道:“时间太快,转眼二十几年了,你看我头发都花白了。”吕丁轻声问道:“公子爷你看?”文信侯赞道:“他要以才学求进身,成全他。”吕丁应诺。

李斯回到宅院,小颂早倚门而待,望眼欲穿,远远奔过来,倚在怀里,撒娇道:“你怎么去这么久,我还以为你丢下我不管了。”石夫人原也赠送了两个丫头伺候,一来李斯无官无责,养不住,二来小颂原是丫鬟出身,吃惯苦了,习惯事事亲力亲为。小颂日日夜夜守在司公子身边,陪着他一日两餐,一边忙活女工,一边看司公子写字。小颂自司公子被接走,就牵肠挂肚。

李斯拥着小颂,回到书房,铺开刀笔竹简,捕捉几日来盘旋在脑海里的思绪。

小颂喜气洋洋,去收拾饭菜。

写什么呢?李斯抓起刀笔,腹中似有千言万语,一时又无从下笔。李斯不由得想起老师,想起师弟。荀子写书喜诵,一篇写罢,立诵读之,如果有拗口之处,立时批改。师弟韩非结巴,写字时喜静。

帝王术,写帝王术。

李斯想起老师荀况,想起了老师的帝王术。但是,这又是秘而不宣之事,人人皆知其有,大多数人又不明其就。如果只从字面理解是一种意思,然后深挖内涵,才发现其中藏着治国之道的帝王术。

思路一旦打开,各种思绪编成一根绳索,一通百通。李斯就奋笔疾书,一挥而就。

书成,呈送文信侯览阅,文信侯阅罢拍案叫绝。吕丁见状,捧来一诵:

“听群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

有金鼓所以一耳也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众也勇者不得先,惧者不得后,所以一力也。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夫能齐万不同,愚、智、工、拙,皆尽力竭能,如出乎一穴者,其唯圣人矣乎!无术之智,不教之能,而恃强速贯习,不足以成也。”

吕丁诵读罢,一脸茫然,问道:“相爷,此文好在哪里呢?”文信侯笑道:“你不明白,就对了。”然后,在此文前刻下“不二”作为标题。

文信侯即刻传谕,令府内门客,人人作文,各畅其说,以供阅览。又命改书房为不二斋。

要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