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夫子来了,几人闲聊的话题自然就离不开国家大事,民生军情。
曹老汉把刘昭带来的熟牛肉切成片,又倒了一碗自己酿的醋,几个人都围在火盆边上一边吃,一边说。
当刘昭说起张懿在晋阳利用寿诞勒索晋阳商贾这事儿时,许老头很是感慨。
他抿了一口酒道:“说起那位张公,我之前随父在洛阳居住时也有所耳闻。”
“哦?”刘昭听许夫子竟也知道张懿的一些事情,不由很感兴趣,以后在晋阳做生意,免不了要和他打交道,多了解一些自然是好的。
毕竟知己知彼,虽说不能保证百战百胜,但知道了他的过往,从中也能分析出他的性格,以后做任何决策也能有所参考。
“您不妨说说,讲真的,我虽然和他只有两面之缘,但每次见他,总感觉像是被野兽盯着,浑身不自在。”
许老头哈哈大笑道:“张懿这个并州刺史的位子可是一刀一枪,从尸山血海里挣来的,你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在他面前自然如同鸡雏遇到雄鹰。”
用手捏了一块熟牛片,扔到嘴里,许老头道:“张懿本是凉州鄣县人,出身平民之家,凉州尚武之风盛行,张懿自小就比其他更加好斗。
先帝在位时,羌人叛乱,凉州告急。帝派当时的皇后胞弟,时任城门校尉的窦武率领越骑过千,亲自押送粮草三千石前往凉州支援。
途至武山,不料竟遇到羌人阻截,危难之际,幸得张懿率领军民拼死搏杀,这才没使粮草被截。
窦武因其勇武,举之为郡吏,拜在刺史段颎门下,后屡建战功,以勇武善战著称于当地,羌人闻懿名,无不胆寒。
建宁元年,当今天子登基,征召猛士以充八骑,张懿应辟,官拜虎贲校尉,统领三千禁军,期间随臧旻、朱儁等公南征北讨,平定叛乱,立下大功。帝甚嘉之。迁至虎贲中郎将。
光和二年四月,中常侍王甫及太尉段颎下狱而死。牵连者众,独懿等寥寥几人未受到影响。
同年十月,司徒刘郃、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步兵校尉刘纳密谋诛杀宦官,事情泄露,都被下狱处死。
当时的并州刺史也被牵连论罪,帝遂调张懿前往晋阳,领并州刺史,大都督,加安北将军印,统领并州九郡军民诸政事。北防鲜卑,西靠匈奴,东御乌桓,南屏洛阳。
此人虽是武将出身,然好读书,明大义,深受天子信任不说,曾经还在太尉卢植门下听讲。放眼天下各州刺史中,能与张懿相提并论的,也没有几人。
倘若你能有幸得到他的提携,日后飞黄腾达也就指日可待了,封侯拜相也说不定。”
听罢许老头的讲述,刘昭也很是服气。
不过佩服归佩服,至于投靠他?刘昭有自己的看法。
张懿毕竟不是并州人,而且还是寒门出身,他这样的,虽然眼下风光,但实际上是无根之木,无本之水。
这样的散户,牛市时,自然能风光一时,烽火一起,这时局就得重新洗牌了。
不出意外,士大夫们才是这一场盛宴的最大得利者。
酒至半酣,眼见天色也不早了,刘昭与王硕就起身告辞,约好了他日再来拜访。
回到王府,美酒佳肴已经上了桌。
“刘先生......”走进门时遇到五娘子还有王秀儿这个小萝莉,五娘子笑着给刘昭行礼,一月不见,她还是那般迷人,胸脯好像又丰满些。
身上那一抹幽香让刘昭的小心肝跳了许久,“一朵鲜花就这样插在了牛粪上啊。”刘昭这样想着,心中也不免有些遗憾。
“五夫人”刘昭也拱手回礼。
“先前大姐一时糊涂,得罪了刘先生,还望您莫要放在心上,都是一家人,莫要因为这点误会闹的不愉快。”
刘昭微微一笑“这是王老爷让您说的吗?”
五娘子笑着摇头。
“我们还是先坐吧,王老爷已经到了。”刘昭也不愿在这里和她说这些事情,对王秀儿眨了眨眼,就自顾自去找座位了。
五娘子看着刘昭的背影轻叹了口气,看到大房正在看着自己,心中也有些无奈。
众人坐定,宴会正式开始。
地主的宴会无非就是吃饭喝酒,看跳舞,没什么特别的。
王老爷先是好好的夸赞了老祖宗一通,幸得老祖宗庇佑,他王家今年粮食不缺,又无病无灾,家中都很和谐,五房还给王家又怀了个娃。
然后就吧嗒吧嗒,把刘昭还有那三老头都夸了一遍,尤其是刘昭,都夸到天上去了,刘昭自己听了都不由有些脸红。
开场词说完,大家伙就开始动筷子吃饭。王老爷的几个闺女也破天荒尽数亮相,跳舞作乐。
没有人再提刘昭和王硕把老王做棺材地木料拿去做椅子赚钱的事情,也没有人再提今天大娘子准备把刘昭捉起来问罪的事情。
正如王老爷所说,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不说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你好我好大家好。
粉饰太平永远要比戳破脓疮体面的多。
在这样一片祥和的氛围里,大汉王朝进入了新的一年。
只是,这一年,并没有如同许多人祈祷的那样太平。
光和六年,岁在癸亥。初一,帝率百官于永安殿前祭天,得卦上九,离上震下,火雷噬嗑。玄武大裂。
中常侍让隐其不详告于天子曰:卦象大吉,当主社稷千秋万岁。帝大喜,遂改永安殿为千秋万岁殿。
时有议郎曹操,字孟德,故洛阳北部尉者也。见卜者神色恐慌,心起疑,问之缘由,大怒。言天子曰:中常侍忠、让等人皆为国之佞臣,欺上瞒下,心怀鬼胎,当诛。
帝心不悦,让以其为大将军窦武,太尉陈番谋逆说情,恐为同党,请求罢之。太尉嵩以为不妥,帝言罢。曹操自辞还乡。
光和六年,一月,十五。有沙僧自天竺携梵文佛经至洛阳,与人合作,译《道行经》为汉文,至此又译成《般若三眛经》。帝使其入宫讲经,赐千金。一时信徒景从。
光和六年,二月,巨鹿、涿郡等地瘟疫横行,有太平道大贤良师张角者,奉事黄老道,蓄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呪说以疗病,病者甚愈,百姓信向之。
********************
每天混吃混喝,游手好闲,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初九这天。
王隗得知刘昭已经回到了邬县,遂遣人送信过来,邀请他以及邬县分支去祁县做客。还美其名曰:元宵评。
也不知王老爷作何想法,犹豫再三,最终决定让王硕代表邬县王氏去赴会。临行前的前一天晚上,五娘子将他请到房内,交谈一番之后方才得知缘由。
原来这所谓的元宵评,其实是太原王氏家族每年都会举行的一场盛会。
本来,这就是一场很简单的家族内部聚会。但自从月旦评,广受好评,风靡于世以后,这场聚会就变了味道。
所谓月旦评,最早由汝南郡人许劭兄弟主持对当代人物或诗文字画等品评、褒贬的一项活动。
常在每月初一发表,故称“月旦评”或者“月旦品”。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世俗流传,以为美谈。
刘昭明白,这是历史发展之必然——毕竟,大汉王朝是以孝廉举士,换言之,想要做官就得先有一个好名声。
月旦评的成功让很多地方纷纷效仿,也开始举办类似的活动。
但俗话说的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举办这样品鉴人才,文章的活动,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公信力。
要么是官方出面,要么则由地方豪族名士出面主持。
而在并州这一带,以太原王氏在民间的影响力最大,人脉最广。
因此,这场原本是太原王氏家族内部的聚会,就承担起了和月旦评一样的职能。
届时,不仅是太原王氏各个分支会带家中最优秀的后辈子弟前来,而且还会邀请有名的清流名士到场。
因其在正月十五前后以太原王氏的家宴形式举办,恰逢元宵佳节,故又称王氏上元节清评,简称:元宵评。
邬县王氏人单势孤,就王硕这样一个后辈,也不是一个争气的主。
在过去几年的元宵评上,别说受到点评了,就是本家人也几个正眼相瞧他们的,没少受气。
这也是王老爷为什么宁肯拉下一张老脸不要,也要从祁县表兄那里请来三位先生教导王硕,也愿意让刘昭担任王府教习长的重要原因。
为得就是在元宵评上扬眉吐气一把。
将自己闺女许配给刘昭,让他做为自家女婿的话始终没有说出口。
一是怕刘昭拒绝伤了面子,更要命的是,两人之间已经有了一道看不见却确实存在的鸿沟。刘昭以及李严张三位老先生已然决意要离开。
既如此,他哪里还有脸再去参加元宵评?若真是去了,岂不让人嘲笑:你邬县王氏果真江河日下乎?人才到你家,你也留不住。
好在王硕还是红杏商行的股东,刘昭也是凭借他家起步的,多少还有些香火情。
王老爷之所以让王硕做为邬县王氏的代表,也正是打的这个主意——只要刘昭或者那三位先生崭露头角,荣耀都有邬县王氏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