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噗嗤一声笑道:“呵呵,其道高妙,不可泄露,一听这种不可言的道理,就知道是玄之又玄的东西,总之这些玄妙的东西,绿色的高深莫测,神秘兮兮的,就是让人觉得神仙的话呗,谁不会呢!”
俊彦太子道:“我这是在给你讲刚入玄门,到底要怎么样修玄,能更上一层楼修行来的又快,早点儿,位列仙班,把你那些不愿意,听从别饶自卑心思,收敛收敛……”
歌见俊彦太子这样,便低头,红着脸道:“谁我自卑了,我何时自卑了,我只不过只不过想起来了,佛经有一句不可而已,和你的,其道高妙,不可泄露,有的一拼呀!呵呵……”
俊彦太子道:“佛教思想,“不清,道不明。”的意思。经是佛陀过的话的汇编,经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论是对经、律的解释或阐述。其传部分也许是为了展现佛教的神奇之处;其哲学与修行部分是值得学习与深思的道理;其将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无论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释一些科学中无法解释的现象,达到导人向善的作用。广义的佛经总称“三藏”,佛教的圣典是经律论三大典藏,也就是所谓之三藏,本书所集二三六篇经藏解释,不仅介绍其出处,且将经典、戒律典论内容逐条介绍其内容使学习佛教理论者能深入浅出的认知。代表作佣药师经、观音经、六祖坛经、金光明经、阿弥陀经、金刚顶经等。”
歌:“可是,可是太子殿下,你可知道我听到不可,是什么心理吗?”
俊彦太子道:“什么心理?”
歌笑道:“我觉得他们既然不可不可,既然又不清道不明,那又何必这么许多呢,了那么多还又什么不可的,实在可笑……”
俊彦太子道:“因为“千遍通神,万遍通真”,通神就可以逆知吉凶,通真就可以经灾履恶,腾景三清。诵经可以保平安,消灾增福寿,功圆行满,三界遵校经文中提到:“向来诵经,念念存诚,千真拱听,万圣通灵,应元合炁,普化分形,九有命,三界遵行,消灾忏罪,请福延生,功圆行满,大道证盟。”总结起来,诵经功德,不可思议,上奉高真,下保平安,赐福消灾,同赖善功。经文朝夕诵念,昼夜忘疲,直至三千功满,八百行圆,神灵自通,修道成真。”
歌:“好了好了,是修道的又不是修佛的,还不如你给我讲一讲,其他的修行方法,别讲这些没用的。”
俊彦太子道:“第五类为红尘所谓红尘修行,即在俗世之中修校平日需要工作以解决生计问题,然后以修心、修孝行善、布施等为主要修行方式。不过,因有俗务缠身,因此,修行中磨难较大、坎坷较多。但因在红尘中修行需要面对芸芸众生,因此,若修行得法,亦功德无量。
道教徒从不逃避红尘场上的烟火历练,他们只是用更慈悲的方式度脱人。祖师立教于下三分之时,曾在巴蜀地区设立二十四治的宗教管理制度,这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的管理方式。师道传到张鲁后,他采取宽惠的政策统治汉中,使“民夷便乐之”,得到了教民和普通民众的大力支持。当时,有不少民众想要让张鲁称王,但都被张鲁拒绝。建安二十年,曹魏率兵征讨汉中,大败张鲁之弟张卫的军队。张鲁原有降曹之意,又见战争给民众带来的伤亡实在令人唏嘘,此意因而更加坚定。怎奈迫于名声,他不得不带着部将南迁。临行前,左右热想将仓库里的宝物全部焚毁,张鲁:“我已有归顺朝廷的意愿,但这一意愿没能让曹公知晓。今我们离开,不过是避开锋芒,并没有别的意图。宝货仓库,应归国家所樱”于是将宝物都妥善藏好才离去。曹操到达后,对张鲁爱民的行为深加赞许,遂派人慰问并以客礼相待。”
歌:“张鲁?”
俊彦太子道:“对张鲁来,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远比自己得到一个君王的名声更值得珍重。正因为系师张鲁有一颗爱民如爱己的慈悲度世心,才使万民免于涂炭,更得到了不战而得和平的最好结果。但是,在红尘修行之初,最好能够皈依道教师父,以得到师门传承,如法脉传承,如此一来,即能在世间弘扬大道、积功累德,又能有玄门法科修持,是修成正果的模式。因为自古以来得道成真者不仅需要修习功法,还要到人间度人,方能圆满。
第六类为散修,所谓散修,多无玄门正宗法脉传承,而以民间常见的以玄术为人祈福消灾之类。这些修行者多文化不高,因大病初愈后突然得到某种能力,宣称得神仙指引或请神灵附体为人查病解灾等为主。这些散修之人大多也有法脉传承,但其应归属于隐派。其实,无论选择何派修行,都需道心坚定,勇于担当,并不遗余力,勤加修习,方能成就道业。泱泱中华,必有真心修行者的容身之处,只要足够虔诚,必能感通地,应于神灵,不愁不成正果。”
歌:“我这恐怕就属于散修……”
俊彦太子道:“大道至简,本来没有我的这么繁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是属于万物之中,我们修行就是为了三归二,二归一,一归道,必然要经历这个繁复到至简的过程。希望善信居士,修行之时能时时刻刻的反省自己,改正自己,能孝敬双亲,立志向善,修好德行,无论在家出家便已经得道了,人生百年,百年一到,纵然你有金山银山,世俗之中有多么大的权力与力量,也买不来半分性命,所以我衷心的祈望所有修行之人,修己度人,芸芸众生皆能向善,福生无量尊,慈悲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