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章 如愿,以偿(1 / 1)粟一gg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掠夺成性的人,毫无征兆的丢出蜜饯,绝不是转了性。蜜饯只是诱饵,上头拴着掉线,他想要的是更多的东西。

秦人攻下宜阳,夺下铁矿、模具、图纸。而张良手上的兵器,依旧只是复刻外形的秦式箭弩。十全九美,终究是差了一分。

韩人制弩之术,多是家族传承,师门授艺,秦人屠杀囚禁制弩工匠,想独守这举世仅有的技艺。也因此少了人,制出的弩箭便缺少那一美,用一样的原材,却全然不得韩弩的精妙。

弓弦同由皮革蚕丝混合而成,而各中编搓手法,韩国匠人绝不会外传。箭头,乃是提炼石矿中的锡铬,研磨成粉,掺入铜制成,其中比例只有特定工匠知其中奥秘。

技艺若无传人,便是就此失传。亲兵手中箭弩,其威力怕是不达韩弩一半。

张良未应侍秦,嬴政留其在京而不杀,不过是看上他手中东西。秦军增强战力,他手中的秘技便是最好的助力。

原这些秘技确实失传,偏他弟弟张秀生来便有此般慧根,旁人专研一技短则数十年,长则终其一生或是几代的人。而张秀只需十日,甚至可将其中技艺进行优化。

赋,是常人一生勤勉都只能望其项背的东西。

张良年少成名,世人曾张家这一辈的聪慧,全然集于他一人之身,笑他弟弟五识不全,是个痴傻。却不知,他不过只是个勤奋多思的凡人,比之张秀的赋,此生拍马不及。

他放出消息,张家存着韩弩制作的秘法,便引得嬴政虎视眈眈。

一张图纸,一张熔铸秘法,换得与秦王谈判的资质。

“秦王见过我,弩箭秘法张家出。”张良从袖中抽出羊皮卷籍,送到蒙恬眼前。“若王暂时保得张氏安危,良愿作交换。”

乱世之中,风云诡谲,唯有价值,强者所需的价值,方可有那交易的可能。张家百年,似一艘辉煌宝船,可万里航孝乘风破浪。而扬帆、拨桨、转舵,一艘巨轮需要船百倍、千倍的人力,要护其远行,张良需为其源源不断供给动力。

张家子弟,受家族教养荫蔽,便注定一生献于家族荣耀。即使其中已是多有腐朽,也须殚精竭虑成就延续家族的辉煌。即使他是在强行续命,一介氏族沉浮于乱世,张家璀璨百年,已是迎来陨落。即使他已败了一次,时不待人,韩国未撑到改换日,国灭易主。

他依然要托住巨轮不在他手中支离破碎,保张家延续,这是张家饶使命。张良始终知道他摆脱不了氏族子弟的本性,家族荣耀大于。他没有为下饶格局,不过是为身后的家族疲于奔命。

蒙家兄弟与一众人,随即快步下了高墙,带着张良回了厂中军事营,里面也有人在等着。蒙恬将手中图卷递给那人,张良看着那人凝神专研图纸的模样,猜测是军中懂得兵器军械的工匠,越发肯定秦军不得其解,迫切需求铸箭秘法。

工匠向蒙恬点头示意,随后附在蒙毅耳边悄声了几句,得了应允快步出了营房。

一室军官立于堂上,形成围堵之势,像是看紧了张良。蒙毅随之向张良拱手作揖,“张先生,请稍等片刻,等新弩箭铸出,未出差错,毅送您回府。”

蒙毅在军中算是个懂得兵器制造的,他知图纸并无漏洞,而这制弩秘法他不能确定未做手脚,工匠与他耳语要试铸,在确认未有问题之前,他们自然不会放张良离开。

“张先生可是准备入仕?”突然上位之处有一道声音传入张良耳中,场上的众人顿时目光灼灼的转向他,皆是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

张良却是端在木椅上,抬眸扫过场上众人,隐隐带着玩味。“入仕?诸位将军觉着良可否入仕?”

又将问题抛了回去,手法很是圆滑。这些个武将瞬间语塞,支支吾吾,谁也不能给出肯定的答复。

只蒙恬未有半点躁动,手指一下下的磨搓着椅把手,视线未有移转,注视着张良。渐渐觉出此人心思深沉,善察人心。

早备秘法,故作玄虚,惹得京中妄加猜测,惊慌失措,更显得此人善谋略。若是为官,只怕会是一次权臣更替,玩弄权术,算计人心,这年轻人简直有生的精明。

也是因生的敏锐,张良定然不会选择在此时入秦国朝堂。

时,已过。秦将平下,张家入朝堂为时已晚,秦入主下后,王权为稳固,张家必会面临清洗。

地利,未占。秦国腹地,张家无根基,顷刻之间,便会为外族吞噬。

人和,难破。朝堂内部争斗不休,但外来人要分一杯羹,难保他们不会结盟,在张家脚跟未稳之时,要张家倾覆。

三者一样不占,张良自然是不会选在此时。他未言明入与不入,只因他不会有损失,秦王态度模糊,要朝臣战战兢兢,为其建立功业,他不过是顺水推舟。

他在等待下一次风起,那会是掩藏着风暴的平静。同时,他也不认为,嬴政的时代,适于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