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了却心事(1 / 1)小青花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路老汉这两天心情不错。是因为好事接二连三地找上门来。先是去粮站交公粮,评了个一级。另外,村里的刘婶给金昌介绍了一门亲事。

女方已经来家里看过了,那个身材瘦小,一脸雀斑的姑娘和她娘都来了。一进院子,刘婶就迫不及待地告诉她们,这房子马上就要翻新了。当看到摆在屋里的粮食和棉花时,两个人脸上总算露出了一丝喜色。

金昌的亲事就这样订了下来。这也就意味着,那些剩下的粮食和棉花有了新的用途。宝琴的如意算盘落空了,棉被、棉衣都没有了,油饼子也甭想吃了。她心里顿时失落极了。

可转念又一想,自从来到这个家,金昌对自己真不错。有一回,他在路上捡到一条围巾。犹豫了半天,才跑来跟宝琴说:“嫂子,你看,我捡到一条围巾。我想送给你,又想送给我姐姐。可是只有一条怎么办?”

说完不好意思地挠着头笑了笑。宝琴也忍不住笑了。她觉得这个小叔实在得可爱。有好东西,他能先想到这个嫂子,已经让她受宠若惊了。于是,她很大度地说:

“你就给你姐姐吧!我有好几条围巾呢!”

金昌便点点头,如释重负地抱着围巾跑了。宝琴觉得他这个性格就像个小男孩一样。单纯善良,没有一点心机。真不知道他以后会遇上个什么样的女人。

时间过得真快啊!如今,那个可爱的小男孩也要娶亲成家了。难道做嫂子的不应该全力支持吗?

于是,她释然了。与金昌的幸福相比,那点棉花和粮食又算得了什么?她不禁为自己刚才的小心眼儿而感到一阵阵羞愧。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路老汉。那晚,别人都睡下了。他一个人来到后院的柴房,这里堆放着一些平常不太用的农具,几个大笸箩,是以前老伴用来养蚕的。还有一部很旧但保存完整的纺车,静静地挂在那里。看到纺车,路老汉的眼眶瞬间就湿了。

曾经,也是在这样有月亮的夜晚,老伴总要让他帮忙把纺车搬到院子里。他每次都是不情不愿地嘟囔:

“你这死老太婆,就不能歇会吗?”

“白天哪有空儿啊,晚上孩子都睡了,我难得清闲地干点活!”

老伴说着,就提了一袋棉花,拿了个小凳,早早坐在院子等着。她知道,路老汉一定会给她准备妥当的。这么多年了,她了解他。他除了脾气大点,别的真挑不出毛病!

老伴是个很温柔的女人。每次无论他怎样发脾气,她都是笑眯眯的,这辈子从没见过她横眉竖眼的样子。对孩子们也一样,孩子有不对的地方,她都是好声好气地说,从来没有劈头盖脸地打骂。孩子们却个个孝顺听话。

她走的时候不过五十几岁。她这一生似乎都是在生孩子养孩子。生金昌那年刚好是夏收,全家都去地里干活了。准备做饭的空儿孩子就出生了,她将剪刀放在火上燎了一下,自己剪断了脐带。生下来的孩子往灶房的麦秸堆里一放,仍继续给一家子做饭。

那时候,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条件好点的,生完孩子还能杀只鸡或羊来补补身子,条件差的,饭都吃不上也是正常的很。金福的娘吃了一辈子苦,却没享一天福,就那么急匆匆地走了。怎能不让一家人寸断肝肠?

路老汉痴痴地望着纺车,用手小心翼翼地拭去上面的灰尘。那上面似乎还残留着老伴的气息。他仿佛看到她正坐在月光下,娴熟地摇着纺车。雪白的棉花变成了雪白的线,又好像变成了她头上缕缕的白发……

他还记得,有一回,她正坐在院子里纺线。突然一头狼从不足一人高的院墙外“扑通”跳进了院子。他听到声音,提起大马刀就冲了出去。她也吓坏了,但是却拽着他的衣袖,不让他伤害那头狼。

他叹了口气,对着那畜牲大喝:“还不快滚!”狼又从来时的墙头上跃了出去,以后再没出现过。但是,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放心让她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纺线了。每次只要她纺线,他就蹲在旁边抽旱烟,或者搓麻绳,反正就是要陪着她。

他不懂什么是爱情,甚至这辈子连听都没听说过这个词儿,虽然他们生了一大窝孩子。他只知道,作为男人,就要时刻保护好自己的女人!

然而,他终究还是没有保护好她,没有照顾好她。病魔夺走了她的生命。甚至在她病得很重的时候,连一顿饱饭也没有吃过。死了,用的还是最便宜的“狗碰头”(就是棺材板特别薄,狗拿头一碰就烂了。)但那都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他们穷呢?对于老伴,路老汉的心中,始终怀着深深的愧疚。

不知什么时候,金福已经来到了后院。其实他早就来了,但是没有打扰他爹。他知道娘死的时候,连一张相片都没能留下,他每次想他娘了,也是来这屋里坐一会儿。娘养蚕用的笸箩,娘的纺车,都让他觉得无比亲切。他仿佛又变回了那无忧无虑的少年,在娘的怀里撒着娇。

记得每年一开春,娘就要把这些笸箩拿到杏林子里的井台边,用清水刷洗干净,晾干。然后将那黑乎乎的小小的蚕籽,均匀地铺在笸箩里。这时候,他就像个跟屁虫似的天天跟在他娘后面问:“娘,蚕啥时候才出来啊?”

不管他问多少遍,娘总是笑眯眯地说:“快了!快了!”

在金福的记忆中,娘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柔最善良的女人。他喜欢这样的娘,觉得找女人就应该找像娘这样的。可是命运却偏偏赐给他一个宝琴。

一想到他媳妇宝琴,他就忍不住地叹气。她心地倒不坏,就是那性格脾气让他受不了。她总是很要强,什么事都想按自己的想法来。本身又是个着急毛躁的性子,干啥啥不行,学裁缝,养蚕,都是半途而废,带孩子也没多少耐心。又矫情,吃个饭挑三捡四,人都瘦成柴火棒了,还在那挑哩!真是服了她了!

他不想和她吵架。所以每次无论她说啥,他就算心里不情愿也并不和她理论。他们两个人在一起,可以说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宝琴说的多,做的少,金福说的少,做的多。所以倒也相安无事。

金福还记得,每到出蚕的时候,他和娘就开始忙活了。他每天都要去采摘一大筐子新鲜桑叶。桑叶采回来后,娘用干净的毛巾一片一片擦去上面的灰尘,然后一层一层铺在笸箩里。娘做这些事的时候非常细心,坚决不让他们插手。仿佛她要照料的不是蚕,而是她的孩子们。

到了夜里,就会听到“沙沙沙”的声音,金福就跟他娘说:

“快听听是不是下雨了?”

“傻孩子,那是蚕们在啃食桑叶哩!”娘笑着,一边给他解释,一边慈爱地抚摸着他的头。他很享受这样的感觉。他甚至天真地想,要是永远不长大多好!就这样陪着娘说说话,多好!

没有人能理解他对母亲的深深地依恋。也没有人理解他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唯一能够给他的心灵带来慰藉的,就是那些和母亲一起度过的温馨快乐的时光。母亲的爱,如同黑暗中的灯火,指引着他,给他光明和希望。

路老汉并没有发现金福,他已经完全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了。他抚摸着纺车喃喃自语:“老太婆,金昌快结婚了,你心也该放下了。老大现在又回到学校教书了!待遇比以前还要好,你说你当初怎么那么傻呢?你真是个傻老太婆……”他哽咽地说不下去了。

屋外的金福早已泪流满面。他抹了把眼泪,悄悄回屋去了。娘走的时候,金昌还小,娘很不放心,眼睛都是睁着的。还是婶子用手捋着才合上了眼。闭上眼的那一瞬间,一颗大大的泪珠从眼角慢慢地滚落。那是娘临死前存的一汪泪!娘舍不得他们!他们更舍不得娘!

这世上最痛苦的就是生离死别。没有亲身经历过,你就永远无法感同深受。

冬天对庄稼人来说,还是比较清闲的。大雪封了地,基本上就干不了啥活了,几乎个个都猫在屋里。“老婆孩子热炕头”,于是就成了庄稼汉们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

一铺大炕,塞上几捆苞米杆,烧得热烘烘的,小炕桌往上一摆,一家人围着吃饭、打牌,好不快活。

这个冬天。金福是别想闲着了。他在屋外支起了一个大案子,那就是他的工作台。每天一吃完饭就开始忙活了,下料,刨花,组合,雕花,上漆。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家具打得非常细致而漂亮。

这要是让他师傅棺材张看到,肯定又要得意忘形了,逢人就夸:“名师出高徒哇!名师出高徒!”这话在外人听来,咋就那么别扭呢!这不是应该别人说给他听才对吗?敢情这老东西又在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婶子大娘也看上了金福的手艺,于是都跑来挨号,这个要把椅子,那个讨张桌子,金福也都一一应承下来。这些活计对他来说真的不算什么。而且她们帮自己太多了!还有,他也喜欢那种沉浸在自己世界里干活的感觉。他觉得非常享受。

可惜,他这样一个心灵手巧又肯吃苦的年轻人,偏偏缺乏一种男子汉的魄力。这一点,和那叫作“豆芽菜”的王村医何等相似!但愿他的命运会更好一些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