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修建祠堂(第一卷最后一章,求关注、书评、推荐、收藏!)(1 / 1)清蒸海鲈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先生,您说的这个位置能否详细讲讲。”房宁问道。

第五先生,复姓第五,原名朱杰,因犯明太祖朱元璋的名讳,而改叫英杰,第五先生久居潞安府,以卜卦算命,风水堪舆为业,因算得准,为人善,在县里颇有口碑。

“房大人,关于房家祠堂,我选的位置是老顶山山腰处一块平台宝地,此地可沿着山势,按座北朝南的方位修建祠堂,此处平台北宽七丈有余,南宽约十丈,为天地之合数。南北长近六十四丈,为六十四卦数,乃大吉之地。且该地还是门开户闭之地。”

“第五先生,何为门开户闭之地?”

“嗯,门开户闭是说,此处平台宝地北有水母洞远看像银盘,实则顺着朱雀方位川流不息。《入山眼图说》中有讲过,凡水来处谓之天门,若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处谓之地户,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夫水本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财不竭。”

“第五先生,若我房家在此处修建祠堂,会如何?”

第五先生捋了捋自己的山羊胡子,徐徐说道:“若书中所说不假,则富冲云霄,贵逼九星,房家未来不可限量。”

“好!希望如先生所说。”房宁激动的说道。

“第五先生那就选这块地,另外这是您的。”房宁说着掏出三两银子给了第五先生。

傍晚,房府中堂,一家人分别落座后,房宁将今日第五先生所选,修建祠堂的位置详细的复述了一遍。虽说对位置比较满意但对于如何修建还是有些疑问。

“爹,位置是不错,只是让哪家给修建呢?咱们长治县能修房子且排得上数的有两家,您准备让那家修呢?”房慕青问道。

“这个还真是个麻烦问题,给咱们修建酒坊的段氏工队服务技术都不错,但似乎对于祠堂并没有经验,而李氏园林对于修建祠堂虽比较在行,但却一直未合作过,总觉得没有段氏工队合作起来让人放心,唉,这该如何是好?”

“爹,我倒是有一个办法,或许能解爹的当务之急”慕白接话道。

“啥办法?”

“竞标!”

“啥了?竞标?竞标是啥意思?”房宁对房慕白的嘴里,总冒出一些新词觉得既新鲜又费解,不知道自己儿子中了什么魔。

“爹,竞标大致上就是扑买,但又有些区别。”

“扑买爹当然知道,只是你所说的竞标与扑买有何区别?”

“爹,扑买大多是以包税的形式,对于某种商品、或能够生产加工商品的作坊或使大众聚集消费的集市由官府作价,给私人竞价承包,价高者得。而竞标则不局限于此,以这次我们房家修建祠堂为例,我们可以让两家同时参与祠堂设计,哪一家设计的精妙绝伦又费用适度,则选择哪一家,爹,这就是我所说的竞标。”

“嗯,好是挺好,只是都是乡亲,让人家费多大劲设计后,却没选人家,多少有些难堪啊。”房宁担忧的说道。

“爹,无妨,我们招标前就说清楚,若未选上,仍给予五两赏钱。想必不会心有不满。”

“爹,我觉得慕白哥哥这个主意特别好,用这个竞标的法子,既能选出更好的方案,还能不得罪人,岂不两全其美。”房慕婉说道。

最后在家人的一致同意下,此次房家祠堂修建,按竞标的方式进行招标,中标者根据竞标方案施工建造,而未中标者也可有五两银子赏钱。

此消息一出,潞安府所辖的州县工队悉数沸腾起来,经过房家甄选、对比、反复约谈等一系列严谨PK后,最终李氏园林获得了祠堂设计施工的权利。提出以竞标方式选择建造队伍的房慕白也理所当然成为此次竞标活动的主事人。而这种甄选鉴别,淘劣评优的方法也被后世所沿用。

“房大人,感谢房家对我们李氏园林的信任,我给您再详细的说一说我们这次给房家祠堂做的设计。”

“好,李掌柜请讲。”

“因为第五先生已经将位置与朝向定好,所以依据此处位置,我计划祠堂屋顶为歇山顶,这样看起来气势宏大,而根据山形走势及平台宝地的情况将祠堂前的照壁建造成宽约七丈,呈外八字形,暗含招财进宝的意思。墙后是棂星门、仪门,穿过仪门就是宽大的天井,天井当中是甬道,甬道两旁各有庑廊,尽头是露台,登上露台进入中堂,通过中堂又是天井,天井内有三条宽阔的石台阶。位于最后面的寿厅,则高出中堂两米左右,是供奉房家祖宗牌位的所在,也是整个设计中最得意的部分。”

李掌柜用舌头舔了舔有些干了的嘴唇,咽了口唾沫继续说道:“并列两个三开间,加上两尽间,共八间,九根檐柱采用琢成讹角的六边形石柱,寿厅内的梁头、驼峰、脊柱、平盘斗、交互斗、耍头等松木构件,用各种云纹图案绘成,厅内上层内勾栏束腰上描绘着六种不同样式的纹样,色调以青绿、土黄为主,间以橙、赭等色显得醒目又庄重。”

“整体按我的设计来建造,房家祠堂,应该是整个山西省道最磅礴大气的祠堂了。”李掌柜对自己的设计很自信的夸道。

房宁对设计也很是满意,连连称妙,最终由房宁确定了方案后,房家按照李氏园林的设计方案正式施工。

与此同时,对祖父怀有敬重与思念之心的房慕白也在思索着,如何纪念一下这位,临终都为家族奉献的爷爷呢?

这一日晚间,房慕白跑到房宁的屋里,想沟通一下关于’国槐王’纪念酒的事情。

“哐哐哐~爹,您睡了没?”

“嗯,还没睡呢,咋了戴儿,有事情吗?”

“是这样的,我有个新想法,想和爹爹您商量一下。”

“好,你到中堂等我。”

不一会房宁来到中堂。

“戴儿,有何事啊?”

“爹,我想生产一批纪念酒,用以缅怀爷爷,不知您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

“哦?你说说具体想法。”房宁鼓励道。

“爹,首先,我给这个酒命名’国槐王酒’我觉得爷爷就像参天老国槐一样,为我们房家穷尽一生的力量,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所以烧酒由此定名。其次,要定位高端,卖高价钱,要以‘坚持不懈,成就非凡’为核心理念,并将理念有针对性传播,因此酒要控制产量。最后,我觉得吧,像爷爷这样的人,经历丰富,尝尽世间酸甜苦辣,而这次烧酒的口味我就要按照更加丰富的气味酿造。到时候喝了这个酒,就能回忆起,往昔峥嵘的岁月。”

房慕白尽数胸中想法“您觉得怎么样?”

“很棒的主意,只是这么少的产量,这么高的价格能卖的出去吗?到时候可别砸在手里,自毁招牌呀。”

“爹,放心吧,我们要将国槐王酒进行全面包装,选用最顶级酿造材料,采用房家最绝密配方,什么大师签名推荐,官方代言宣传,能给他上的都给他上上,甭管有事儿没事儿,但凡要打开此酒,必须得带白手套,以示名贵酒水不容玷污,话说这样的烧酒卖六十多两银子都算便宜了。爹,咱们要研究这批有达官富户的心里,能花六十多两买这酒的,就不怕再多加些钱。”慕白笑吟吟的说着。

“当然还有个关键的地方,就是参加今年千秋节给皇上进贡的评选。若能选上,我们房家必将名声大噪。”

“这样吧,允许你试一次,看下究竟是否可行。”房宁说完就转身走了。

而房慕白则思索着究竟如何做这款纪念酒,并且保证大卖。

一夜苦想,终于有些头绪,房慕白兴冲冲的找到慕青:“大哥,我要赶紧做个琉璃双耳瓶?”

“要做这个干嘛?”

“大哥,我想出一款纪念爷爷的酒,酒名都想好了,就叫国槐王酒。重新包装,限量销售,你觉得怎么样?我和爹商量了,爹说可以试试。”

房慕青对于自己二弟是信任的,所以二话没说就点头答应。

“是这样的大哥,你帮我联系一下窑坊,看能不能尽快出几个琉璃双耳瓶,容量要有相当于之前潞酒两倍的量,瓶面要以大红色为主,两面刻有草书四个大字’国槐王酒’,然后用金箔上色,瓶形最好是让师傅们给设计一下,不用拘泥于以往。”

“行呢,那你呢?”房慕青问道。

“我去找城东的木匠和城西的布庄做其他东西。”说罢便跑出去了。

“这慕白,总火急火燎的。”慕青嘀咕了一下。

房慕白自己架着马车赶去城东,大老远就听到王木匠在那里拉锯的声音。

“吁吁~”

“王木匠,王木匠~”

“哦,原来是二公子。”王木匠抬起头说道。

“我问一下,能不能给我做个盒子,木头颜色选深色的,外形做成这样~这样的。”慕白说着就用手比划比划。

“然后这里~这里~雕刻貔恘,盒子正面雕刻四个大字国槐王酒,用金箔填色,八个脚用铜包边,然后给盒子顶部做一个铜圈,我要在这个位置系个穗。”

房慕白急头白脸的连说带比划了一通,终于将他要的木制盒子的外形描述清楚。

“嗯,二公子,我知道了,七日后您来小店看样即可。”

“那就拜托了。”

房慕白确定盒子的外形后,就驾车前往城西布庄,这次去布庄就是要选一块黄色丝绸并做一块厚厚的布垫内衬。经过与布庄的一番沟通,也将事情办成了,慕白哼着小调,轻架马车,晃晃悠悠的回了房记酒坊。

驾着车回柜里的房慕白,跑了一半后,突然想起还需买些纸张,便又折返到纸庄精挑细选买了两种不同的纸。一是瓷青纸,二是桃花纸。

明朝的瓷青纸,是用靛蓝染料染成,颜色深沉,与青花瓷接近,一般用金银抄写经书于其上,历久弥新。而桃花纸也称作开花纸,学名则叫开化纸,开化纸是宫廷高级用纸,纸上有不规则的淡黄斑点,这种纸张虽薄却韧性强,洁白细腻。

“慕婉,来帮哥哥个忙。”

房慕白将瓷青纸裁成半尺宽,一尺长的纸条,又将桃花纸裁成与盒子大小一致的尺寸。

“哥,啥事呀?”

“你一手的小楷,连爹都说好,嘿嘿,慕婉,哥哥请你在这瓷青纸上写一篇’《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然后在开花纸上写’《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奠先》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

“写这个做啥?”房慕婉问道。

“我给爷爷做了一款纪念酒,需要用这个做包装。”

“好的。哥,我写好给你送去。”

黄昏时房慕白独自暗讨,他来到大明朝后所做的点滴,有愉悦也有酸楚,但总体来说,他对自己取得的成绩还是较为满意的。他笑了笑,觉得自己有点多愁善感,冬天终将过去,一切会更加美好,加油房慕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