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七章 阁臣(1 / 1)f无品良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深夜,皇贵妃灵堂。

“爹是糊涂了吗?”朝臣大多噤声,但虞凛照骂不误,“张复昭这厮,是让我大燕向边贼屈膝,爹怎么能听他的话?”

虞况把食指竖在唇边,看了眼怀中抱着的阿景,示意虞凛小声:“六弟,这可是在宫里,话不能乱说。”

“我没有乱说。”虞凛满脸不甘,跪到了三哥身旁,“张复昭说我朝要休养生息,等候战机,可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分明就是他畏战拖延。”

“可父亲新登大宝,朝局不安,天下又久经离乱,此刻确实不是开战的好时候。”虞况虽然自小体弱,不曾习武,但兵书还是翻过几本。

“那为什么不先收回寒叶城?只出动朔北铁骑就够了吧?”虞凛见阿景梦中打了个喷嚏,伸手紧了紧孩子的襁褓。

虞况换了个姿势抱着阿景:“许是朔北铁骑,经过之前一役,也有不小的损失,现下需要休养。”

“朔北什么情势,还不是程登一张嘴在那说。”虞凛鄙夷道,“他先前可跟过宁王。”

虞况不说话了,虽然他并不认同六弟所说,朔北军的情况,不是程登怎么说,父皇就能怎么信的。但是程登跟过宁王,后又背弃旧主,投奔父亲,这也是事实。

况且,虞凇身亡,怎么也要算上宁王见死不救的那份。

正当兄弟二人相对无言的时候,虞况怀里的虞清景忽然哭了起来。

寒夜之中,婴孩的哭声回响在偌大的灵堂之中,听得让人揪心。

“阿景是不是饿了呀?”虞凛着急道,“乳母呢?”

偏殿候着的乳母,没多久就来了,抱走了哭得正凶的怀王殿下。

“真是可怜,大半夜哭成这样,亲娘也不在身边。”虞凛叹道。

“没办法,父亲不让孟氏入宗谱,她就不能给娘守灵。”虞况活动了几下手臂,起身到灵前添了些香油。

“孟姐姐唱戏不假,但也是良籍出身。就算不能当五哥的正妃,认作先怀王的侧室,总过得去吧?”虞凛也跪累了,盘起双腿,托腮道。

“孟氏是良籍又怎样,她未曾出阁,就有了阿景。即便进门,也只能做五弟的妾,不能入宗谱。更何况父亲还不喜欢她,最后就连名分也没给。”虞况跪了回去,“只能等阿景大些,让他给生母正名了。父亲疼爱阿景,想必也会松口,只是刘阁老和御史台的诸位……还是会颇有微词。”

虞凛看三哥跪端正了,自己也从盘腿坐跪了回去:“这事刘本固有闲心管,张复昭折损我大燕国威,他们怎么就没话说了?”

其实清流不是不想弹劾,反正历朝都不杀言官,御史台上折子,怎么解放天性怎么来。满朝文武想骂谁骂谁,即使骂了皇帝,只要人在御史台一日,你就不能把我怎么样。

但皇帝可以把你的折子留中啊,内阁也可以把你数千字的文章,用来垫桌脚啊。

洪庆皇帝自然不必说,他和张复昭一样,就等着边川内耗,日后大燕休整兵马,一口吞掉十六部。而刘本固不仅在内阁扣下了折子,还告诫自己的学生,如今天下初定,为苍生百信计,也不该再动干戈。

如此一来,朝堂上的反对之声,十有八九都消停了下来。

刘本固并非突然变了政见,他依旧觉得怎么都得先拿回寒叶城,他与张复昭,即使从前选择了同一位君主,看来也注定殊途。

但既然皇上已经听从了张复昭的意思,朝中与其个个上书、人人劝谏,不如好好把皇命执行下去。

天下的治国良策有许多,但再怎么完备的计策,若是为臣的不能好好执行,都是白搭。

国朝臣子千千万,哪里能个个都有经天纬地之才呢?所谓清流,就是要不折不扣地办好朝廷交代的事,奉公克己、廉洁无私。

御史台的不惧权贵、敢于直言,不该在皇上已有明断之后,这样只会阻碍政令通行。毕竟谁又能说自己的计策,是唯一可行的呢?

张明允不是说要等待战机吗?那刘介安这个内阁首辅、吏部尚书,便要好好整饬官场、富国安民,他日开战,必要扬我大燕国威。

悉数往事,历历在目,可刘介安已然作古,张明允藏了十数年的烈酒“燃雪”,只能敬予黄土。

“老师这酒,是敬刘中堂的?”季鸿升问道。

“同朝为官十数载,算不上朋友,却也多少有些交情。”张复昭感叹道,“朝中再无刘介安啊。”

“清流一脉,多少还是有些能人的。”季鸿升微微皱了下眉。

“可有阁臣之选?”

张复昭问得直白,清流里头,有些能耐的人确实能数出几个,可是入阁……季鸿升也也不知有谁合适。

“子阶,这京郊就我们师徒二人,你大可畅言。”张复昭找了块石头,坐在上面。

“工部刘侍郎、刑部裴尚书,嗯,还有……”季鸿升犹豫。

“你是不是想说关平开?他不行。”张复昭缓缓分析,“工部侍郎嘛,他品行不错,加之是刘中堂的儿子,有可能。裴昶大人也行,但朝中清流却不见得认可他。”

“若是刘中堂向皇上推荐了裴大人,那清流会不会认他呢?”季鸿升问道。

“刘本固又不结党,清流可不是他的私党。”张复昭笑了,“为臣嘛,是该不党不群,但在他身后,就算是刘大人此前亲自推荐谁入阁,清流也不见得会买这个人的账。”

“刘中堂政绩、品行都是拔尖的,所以清流认的是他这个人?”季鸿升总觉得清流似党非党,一般朝中拉帮结派,无非靠着师生、姻亲、同乡这样的关系,可清流不是。虽说不少人都是刘本固的学生,可不少人是先立志做清流,再入刘大人门下的;也有些刘大人的门下,办事并非清流之风,只是一旦做出格了,就会被刘本固逐出师门。而刑部尚书裴昶,虽说是刘中堂的连襟,两人私交也不错,但清流人士并未因此高看他一眼,有时刑部的处罚重了,还会弹劾他是“酷吏之举”。

“除了政绩、品行,还有民心。你来的时候有没有瞧见,街上不少百姓都为刘大人挂上了白灯笼?”张复昭继续问,“清流之外,你觉得还有没有阁臣之选呐?”

清流之外?那自己人就不少了。

“大理寺宋寺卿、鸿胪寺方寺卿,还有户部的江侍郎,他们都是我朝不可多得的人才。”宋遂良是老朋友了,方大人也是张复昭的学生,为了朝局平衡,皇帝应该不会选他们的。季鸿升想了想,江侍郎倒是有机会。

“漏了一个。”张复昭补充道,“子阶你自己,难道不能入阁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