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54章 那些遇见(1 / 1)红楝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中三年级?”袁初冬倒是没想到但梦华年龄这么小。

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心情,三个人坐在堂屋里聊的很开心。

听说梦华这小丫头家在青桥乡,而且还是梨花村时,三人之间的共同话题就更多了。

高一那年同班同学一起去梨花村踏青、一起野炊、一起喝酒的情景历历在目,那林间小路、那漫山遍野的梨花,还有那大门虚掩的茅草院落,无一不在袁初冬的脑海里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聊了不到半小时,屋后传来邻家但大婶的声音,那是九英的母亲喊她俩回家吃午饭了。

两人起身告辞,与袁初冬约好有空再来。

但毕竟到了农忙季节,空闲时间并不多……

九英上有两个哥哥,大哥袁俊波在工地打工。

二哥袁俊文大家都知道,初中毕业时与袁初冬一同考上了高中,因为家里穷,父亲没让他继续上学,现如今在县城一家蔬菜市场送菜。

今年农忙,两兄弟都没时间回家帮忙,因此家中只有父母和九英。

缺少了两个主要劳动力,秋收成了问题。

于是九英的母亲前几天回了一趟娘家,让弟弟过来帮一下忙。

弟弟张罗好自家事情,在今天上午带着女儿梦华来到了李袁坝,碰巧上午九英也从厂里回来了。

但是对于秋收,两个女孩子自然干不了什么重体力活,跟袁初冬一样只能在家帮着做做饭、洗洗衣服、晒晒粮食等。

就算这样也够呛,湿漉漉的水稻从田里收回来,摊在院坝里需要不停的翻晒,仍然是个体力活。

实在忙不过来时,九英会站在自家院坝里大喊袁初冬的名字,让袁初冬过去帮一下忙。

袁初冬应声去了九英家,帮着两人翻完水稻和苞谷,再赶紧回到家中打整自家的粮食……

想要空闲,那就只能等到天将麻麻黑时,大人们收工回家才行。这个时候,大人们一般都会接过孩子们手中的活计,让孩子们暂时休息一阵。

而休息时的九英和梦华,则像两只可爱的小精灵——天真、活泼、烂漫。

“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压心底压心底不能告诉你,晚风吹过温暖我心底,我又我又想起你。多甜蜜多甜蜜怎能忘记,不能忘记你,把你写进日记里……”

房前屋后,袁初冬总能听到两个女孩子如黄鹂鸟般动听的歌声。

噢,粉红的记忆,美丽的夏天……

转眼之间,秋收接近尾声,开学在即。

开学以后就进入高三了,袁初冬决定提前两天返回学校。

而九英家的田地面积要宽一些,目前为止田地里的粮食还没有收获完毕,如果不赶紧收回来,赶上秋雨就麻烦了。

然而梦华这小丫头跟袁初冬一样,也面临着开学的问题,父亲因为要给九英家帮忙,不能送她回去。

为此,九英的父母和舅舅正为此事发愁。

听闻袁初冬要提前返校,他们立即决定让袁初冬带着梦华去阳高,到了阳高后梦华可以自己坐车回去……

“带小丫头去阳高?行。”袁初冬没有任何犹豫,正好顺路嘛。

第二天上午,袁初冬睡了个美美的懒觉,起床扒拉过早饭,收拾好物品准备出发。

立秋以后,太阳失去了夏日的锋芒,秋风甚至能给人带来丝丝凉爽之意。

袁初冬将自行车推出家门,把书包撂在车头篮子里。

一包换洗衣服,他打算挂在车把上,却被小丫头顺手拿过去抱在胸前。

“哦?好拿么?”袁初冬问道。

“嘻嘻,挺好的!”小丫头腾出一只手拍了拍背在身后的行李,朝袁初冬调皮的眨了眨眼睛。

上了公路,袁初冬撑开支架停好自行车,扶着小丫头上了自行车后座,然后检查了一下车况没什么问题,开始蹬车上路。

“姑姑再见,九英再见……”小丫头兴奋的喊叫着。

自行车带着两人驶过操场山,驶过阳新桥,越走越远。

公路崎岖不平,为了尽量减少颠簸,袁初冬不得不把车速降了又降,后座上坐着的可不是袁道军或张三清,不能由着他折腾。

但骑行不到七八里,袁初冬发现还是不行——坐在后座上的小丫头力气偏小,一只手抱着他的衣服包裹,一只手还得紧紧抓着自行车后座支架,明显很吃力。

袁初冬靠边停车,好不容易才说服小丫头把衣物交给自己。

“丫头,接下来你搭着我的肩膀,就不会那么辛苦了。”袁初冬顺手把衣物包裹挂在车把手上。

“哼,你才丫头呢!”但梦华白了他一眼,笑着嘟起小嘴。

这副小女儿神态把袁初冬给逗乐了。

接下来袁初冬单腿一抬,跨上自行车继续上路。

小丫头大方的伸出一只手搭着袁初冬的肩膀,另一只手照旧抓着自行车后座,果然重心平稳了许多。

路上遇到上下坡,袁初冬也不再冒险,下车推着自行车与小丫头一起走路,这时两人便能说话聊天。

小丫头很开心,走路时多半是她在说话,袁初冬在安静地听。

而且这丫头走起路来也蹦蹦跳跳,一会讲自己初中时的趣事,一会问袁初冬高中生活是什么样子。

当听说高中校风景秀丽,校园里还有个大大的荷塘时,又一脸的向往之色……

两人到达阳高车站,不到上午十一点,离吃午饭的时间稍微早了一点。

袁初冬便在车站的副食店里,买了一袋饼干和一瓶水交到小丫头手里——等小丫头回到梨花村,肯定是午后啦。

小丫头推辞不要,被袁初冬伸出手指头刮了一下鼻子后,这才乐呵呵地收下……

阳高直达青桥的三轮车,半小时一趟。

十几分钟后,袁初冬把小丫头送上车厢。

“初冬,再见,再见……”小丫头坐在车上不停向袁初冬挥手。

“再见!”袁初冬跟着挥了挥手,望着三轮车走远,骑上自行车向学校赶去。

……

再见小丫头但梦华是在期末寒假。

那天袁初冬正呆在家里看书,忽然听见房后的九英在叫自己去她家一趟。

袁初冬合上书本,走出院门。

进入九英家堂屋时,他发现屋子里还有一人,只是那人把头趴在桌子上,看不见面容。

“猜猜这是谁?”九英掩嘴偷笑。

那分明是一个女孩子。

袁初冬再笨,一看九英这神态就猜出了七八分,问道:“小丫头?”

“哼,你才是小丫头呢……”趴在桌子上的但梦华抬头起身,对着袁初冬嫣然一笑,一头秀发飘逸灵动。

“呃……”

看着站在那里,比九英已经要高出少许的小丫头,袁初冬的第一感觉是小丫头长大了。

他突然想到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二首》,“婷婷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初冬,还好吗?”但梦华睁着一双仿佛会说话的眼睛看着袁初冬。

“嘿嘿,小丫头会关心人了哦。”袁初冬打趣道。

“讨厌……”小丫头但梦华移开目光,有些不好意思的低垂着头。

莫名的,一股别样的情愫涌上袁初冬的心头——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但这却是袁初冬和小丫头但梦华的最后一次相见。

第二年,但梦华没能考上高中。

之后连续两年,她也没有再来李袁坝的姑姑家中。

而袁初冬忙于学业,袁九英也忙于厂里的工作,两人碰面的次数几乎屈指可数,即使碰面,也只是简单的寒暄聊些家常。

有一次,袁初冬旁敲侧击的向袁九英问起小丫头但梦华的情况。

袁九英直言她也不太清楚,只知道表妹梦华初中毕业后,跟着哥哥去了省城打工,很少回来。

袁初冬觉得甚是遗憾。

他清晰的记得,有那么一个名叫但梦华的清秀灵动的女孩,曾经在一瞬间拨动过他内心的心弦。

虽然这颤动的心弦并不一定代表着爱恋,那也许只是懵懂的青春,仓促、短暂而匆忙,但它却曾经真切的来临过……

时光如水,静静流淌。

三年以后,袁九英特意请假从厂里回了一趟李袁坝。

她是专程回来给袁初冬捎信的。

“初冬,梦华邀请你去她家玩……”袁九英一见袁初冬便说明来意。

袁初冬猛然一怔。

反应过来后便有些犹豫。

三年的时间啊,他的心境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他现在的精力全都集中在学业上。

此时此刻,他不禁扪心自问,“那个曾经让自己怦然心动过的女孩,到底更适合做恋人还是妹妹?”

袁初冬不确定。

因为不确定,他没有接受小丫头但梦华的邀请。

但是,有些事情一犹豫或是一转身,便是永远——两年后,也许是觉得等待无望,小丫头但梦华出嫁了。

而男方的名字,跟袁初冬的名字一模一样。

袁初冬不胜感伤。

那时的他已经远离了家乡。

但站在异乡的土地上,袁初冬却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小丫头的失望与失落。

他知道,小丫头一定是带着无奈,带着对自己的祝福出嫁的……

人生有很多遇见,莫如秋风悲画扇。

“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压心底压心底不能告诉你,晚风吹过温暖我心底,我又我又想起你……”

异乡的冷风中,袁初冬的耳畔仿佛又传来了小丫头欢快的歌声,眼前逐渐浮现出小丫头可爱的面容。

可惜人生不能重来。

有些事,一旦过去,不可追,不可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