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安排,晚上七点全体同学要准时参加晚自习。
九三级一班的教室在左排教学楼二楼。
由于是第一次去教室,袁初冬提前十分钟便到达了教室门口。
本以为自己来得挺早,但当他探头往教室里一看时,却发现教室里已经坐了不少人。
“袁初冬,第六排中间那个位置。”班主任罗老师站在讲台上,对教室门口的袁初冬说道。
“好的!”袁初冬走到教室第六排。
“这里这里……”一位有些瘦弱的男同学看见袁初冬走过来,拍了拍旁边空着的凳子。
“谢了啊!”袁初冬坐在凳子上,转头看着这位瘦瘦弱弱的同桌。
同桌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小虎牙,小声说道:“我叫黎建华,你呢?”
“袁初冬。”
“噢,名字挺好听呀,哪像我这名字,土里八几的,都怪我老爹。”同桌黎建华嘀咕一阵,随即又说道:“名字没关系,但我见你第一面就有好感,昨俩是不是注定要成为铁哥们……”。
“哦?这家伙是个自来熟啊!”袁初冬嗯了一声,心想。
按照新生入学惯例,接下来罗老师为班上同学介绍了几名插入班上的补习生。
袁初冬数了一下,总共四人,全是男同学。
“好了,不管是新同学还是老同学,坐在一个教室里就都是亲密的战友。学习上有什么疑惑,大家可以相互探讨。”班主任罗老师说完走出教室。
同学们开始上晚自习。
黎建华还想问袁初冬一些什么,见袁初冬拿出书本认真看书,也不好意思继续再问。
袁初冬用眼角余光瞟了一眼,觉得这家伙挺有趣。
“叮叮叮……”第一节晚自习下课。
黎建华果然是个有趣的主,铃声刚结束就“嗖”的一下跑出教室,转眼没有了踪影,也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内急?”袁初冬只能这样想了。
合上书本,袁初冬坐在位子上感觉有点无聊。
教室外面的走廊上已经挤满了同学,初来乍到的他跟他们还不熟悉,袁初冬并不想去蹭热闹。
去找欧阳查德、张三清或者朱胜勇他们?补习班在教学楼连廊的另一端,貌似有点远,袁初冬不想动。
抬手揉了揉眼眶,袁初冬打算在教室里走上两圈,也算是“活动”一下。
刚有念头还没起身,他就发现坐在前排的两位女同学转过头,好奇的看着自己。
“袁初冬你好,我叫肖玉……”
“我叫黄玮……”
两位女同学露出甜甜的微笑。
“这是神马情况?”袁初冬有点懵。
在阳高高中,女同学是断然不敢在教室里与男同学这样搭讪聊天的。
袁初冬感到很紧张,坐在位置上竟然手足无措。
“袁初冬,你来自哪所高中?”女同学肖玉问道。
袁初冬还在蒙圈,张了张嘴唇硬是没能说出话来。
“嘻嘻,袁初冬,你说说话,让我们听听你的声音呗。”黄玮笑嘻嘻的说道。
“真是够出息的……”袁初冬狠狠的咽了口唾沫,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鼓起勇气开口道:“阳高高中!”
“哇,标准的男中音……”肖玉和黄玮同声说道。
袁初冬越发窘迫了,脸色一下变得通红。
“额的个神喽……”黄玮抚了抚光亮的脑门,对着袁初冬嘻嘻哈哈做了个鬼脸。
“疯子!”肖玉嗔了一声,给了黄玮一个白眼,扭头从自己座位上拿起一份数学试卷,指着上面的一道应用题对袁初冬说道:“这道数学题的解答方法有些奇怪……”
看着试题,袁初冬终于能够正常思考了。
交往,就这样逐渐开始。
……
肖玉是九三级一班的班长。
个头中等,一头齐耳学生短发,小巧的鼻子大大的眼睛,学习成绩也很好。
通过观察,袁初冬发现肖玉是一个性格开朗而又多愁善感、内心世界极为丰富细腻的女孩子。
在慢慢接触和了解的过程中,他们之间越来越熟悉,关系越来越密切。
除了一起交流学习上的问题,袁初冬和肖玉还有着许多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他们可以一起开心的交谈、开心的玩耍,也可以一起探讨音乐、探讨文学,探讨那认识并不如何深刻,甚至是只能用“稚嫩”和“肤浅”来形容的处世哲学。
在这方面,黄玮就显得没有那么“合拍”。
人生就是这么奇怪,即使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不分彼此的相遇,却会因为性格、爱好等诸多因素而作出不同的选择。
比如袁初冬,他现在对肖玉的投缘程度,已经明显的超过了对黄玮的感觉。
不是说袁初冬对黄玮有什么意见和想法。
不,女同学黄玮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和感觉一点没变,只是相比较而言,袁初冬更愿意亲近肖玉,更愿意与她呆在一起罢了。
这与当初在阳高高中时,袁初冬跟欧阳查德、杨三果等人结成“八公子”是一个道理,不同之处在于这次换成了女同学肖玉而已。
无论如何,袁初冬和肖玉在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后,两人变得非常投缘已是不争的事实……
“袁初冬,走,请你吃羊肉串!”
上完晚自习,袁初冬走在回寝室的路上时,被肖玉叫住了。
袁初冬回头看见甜笑着的肖玉,疑惑的转身问道:“为啥请客?给个理由?”
“今天我生日呀,理由够充分不?!”肖玉仰起脸,朝袁初冬嘟着腮帮子。
袁初冬挠了挠后脑勺:“成,我请你吃!”
“说了我请就是我请嘛,你别掺和……”肖玉说完转身朝学校门口走去,袁初冬只得跟在身后。
出了学校大门,右边五十米远处就是一个烤羊肉串的摊子。
摊主用芭蕉扇不时扇一扇炭火,炭火上方的烤架上,羊肉串随之发出一阵滋啦滋啦的声响,一股浓浓的肉香弥漫开来,让人直流口水。
“老板,两串羊肉串。”肖玉抢先付了钱。
袁初冬无奈,抬头向四周望了望,发现前方路边有一个锅盔点还没有收摊,于是上前买了两个梅菜锅盔……
拿着锅盔返回,肖玉也拿到了烤熟的羊肉串。
两人站在街边,趁热吃完手中的羊肉串和锅盔,赶紧回到学校,再晚一点等走读的同学出了校门,校门就会关闭。
然而极为仓促的一顿“夜宵”,却让袁初冬记忆犹新——因为这既是肖玉的生日,也是他平生第一次吃羊肉串和锅盔。
私交不止如此。
开心时,两人互相分享彼此的喜悦。
烦恼时,两人互相安慰和鼓励。
学校的操场上,有他们漫步的身影,城南的新南街上有他们留下的足迹。
春暖花开的时候,班上全体同学外出野炊,袁初冬和肖玉总是形影不离,一起跟着同学们打水、洗菜、做饭……忙得不亦乐乎。
有一段时间,班上的同学甚至怀疑袁初冬和肖玉两人在谈恋爱。
于是有好事的同学暗中观察,却并没发现两人有任何逾越之举。
班主任罗老师也看在眼里,但深感疑惑——袁初冬和肖玉的学习成绩一如既往,没有半点下降的迹象。
根据罗老师的经验,高中同学如果谈恋爱,一般都会因为双方朝思暮想,导致学习注意力分散,一定会影响学习成绩。
但袁初冬和肖玉显然不属于这一类。
“顺其自然吧……”班主任罗老师最终没有对袁初冬和肖玉的交往做出任何干涉。
是的,两人并没有谈恋爱的想法,他们只是投缘。
关于恋爱,其实袁初冬和肖玉曾经有过一场毫不避讳的谈话,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在没有上大学之前,绝不会考虑恋爱方面的问题。
而且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之间的友谊是真诚而纯洁的。
事实上,就算他们在各自考上大学以后,两人的交往虽然一如既往的频繁而紧密——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两封书信往来,但在书信的字里行间,从来就没有过涉及暧昧的只言片语。
遇到节假日,或者对方的生日,除了写上一封信告知自己的近况,他们还会寄上一张写有祝福的明信片。
感觉久未见面,有些思念对方时,两人会在信里附上一张最近的照片,仅此而已……
参加工作后,由于联系地址变更和电话号码遗失等原因,袁初冬和肖玉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失联。
后来随着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两人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又取得了联系。
这时两人已经各自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半。
然而真正的友谊,绝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而有任何改变。
重新取得联系的袁初冬和肖玉,虽然相隔异地,却像亲人一样彼此关注着对方,他们会为了对方的开心而开心,也会为了对方的烦恼而烦恼。
世界那么大,茫茫人海中,相遇相知靠的是一种缘分。
从这一点来讲,袁初冬和肖玉是幸运的。
他们幸运于相识,幸运于相知,幸运于结下了比兄妹还要深厚的情谊。
而这份情谊,从来就没有褪色过。
那一年云朵很轻,那一年天空很蓝,那一年,你我相遇,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