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誓约柱(1 / 1)惟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华习惯了家里人的无视,去了厨房,看米缸光亮像是新的一般,水缸却腻着一层青苔,挽起了袖子去打水清洗水缸。

重华忙活了一阵,洗刷了水缸,打满了水。维田氏就在一边看着他,不说话,自然更不会帮手。

重华干完活,垂手而立,对后母说:“孩儿走了这么久,家里都靠母亲操持,母亲辛苦了。”

这个已经显出了老态的妇人像是被这一年的生活磨去了性格里根深蒂固的戾气,听到重华的话,竟生出了一丝感动。

重华不是她的儿子,自从她嫁过来她就从来没有把重华当成过自己的孩子。在她心中重华是个累赘,是她亲生儿子阿象的敌人,也是她不幸的婚姻的一个标志。

所以她恨重华,不给他吃饭,动辄打骂,搜刮重华的每一点价值,似乎只要重华少一分,她的儿子就可以多一分。

这一年时间,刚开始家里没了重华她很开心,这么多年的梦魇终于走了,她甚至祈祷重华死在外面,似乎这样她的一生就没有了污点。

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当生活的重担终于完完全全落在她的身上的时候,她才明白这么多年她究竟做了什么。

丈夫是个瞎子,根本不可能指望他,儿子被她惯的无法无天,却是什么都不会做,当然,她还是不舍得让自己的儿子做什么的。重华准备的食物吃完之后,她不得不想方设法给家里寻一些吃食,她和丈夫可以挨饿,阿象怎么能挨饿呢?

她想去村里别的人家家里去帮佣,可是她恶名在外,没有一家愿意接受她。她也试过去姚山采野果野菜充饥,可她不过是个妇道人家,手无缚鸡之力,不敢深入姚山,近处的都被其他人赶早采了去,轮不上她。

最后还是皋陶伸出了援手,皋陶告诉她这是重华临走时的嘱咐,若是家中有了难处,请他帮衬。皋陶借了她一些余粮,又帮她开垦了一块荒地,教她种些五谷,还帮她通了水渠,便于灌溉。他们一家的生活才终于有了着落,靠着她的一双手,支撑到了重华回来。

这一切,瞽叟和阿象不明白也不在乎,可她知道重华是明白的。可是这二十多年,横亘在他们之间的早已不仅仅是一道鸿沟了,她不知该说些什么。

重华见后母只看着他,半晌也不发一言,道:“孩儿在外创下了一些家当,这次回来,家里就不会再为生计烦忧了。母亲和父亲可以安享天年,至于阿象,我会给他举荐一份差事,只是日后如何,还要看阿象自己的造化,请恕孩儿不能保证。”

“阿象他,怕是当不好差事的。”维田氏终于开口了。

“如此,那便让阿象安心奉养父母罢。”

“也好。”她还想说些什么,踌躇了半晌,终是什么也说不出来,只得作罢,走开了。

重华去寻了皋陶阿瑶,和村长商议今后的安排,村长划了姚山山麓一片土地给重华建造房屋仓廪。重华还在宅院后面另建了一方小院供阿瑶居住。

皋陶正式做了重华的门客,开始筹划重华许诺的将帝尧的赏赐分给村里人。这分赏就像是分赃,非常容易引起纠纷。当时的人们面对纠纷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往往就是打一架,谁赢了听谁的。

重华惦记着帝尧的吩咐,把这个难题丢给了皋陶,告诉皋陶:“怎么分随便你,我只有一个要求,绝对不能因为这是增加邻里的纠纷。”

皋陶冥思苦想了好几日,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他召集了村里人,当众说:“重华外出,得了帝尧信任,赐下了牛羊。他看我们受旱灾之苦,愿意分一些赏赐给大家,一来帮助大家度过时艰,二来也是感激大家多年来的恩义。”

众人听了,连连点头,交口称赞。

皋陶话锋一转:“既然是帝尧赏下的牛羊,自然都是最好的,我们将牛羊都放养在姚山之中,想要领走的人就到山麓道旁,第一头下山来的牛或是羊就可以牵走,走下来的牛羊是天意,乡亲们不可挑剔,更不可因此引起纷争。”

有人听懂了,点了点头,没听懂的四处询问,弄清楚之后也喃喃表示赞同。

“如果大伙都同意,我们就在此竖起柱子。”说着,几个仆役抬着一根丈许高的木头柱子走了过来,柱子表面被磨平,露出细腻洁白的木质来。

“这叫做誓约柱,在这柱子上按下掌印者就说明你同意我今日的说法,不起纷争,便可以去山下领走牛羊了,若是日后有反悔的,我和他们,”皋陶指了指列队的仆役,“我们会上门要回赏赐。”

一席话说完,村民大眼瞪小眼,第一次听说按手印就要守约的事情,有些难以适从。年纪轻些的听明白了皋陶的意思,有个年轻人大声说:“就是听你的有牛羊可以领,不听你的就啥也没有呗,我听你的!”

说完大步上前,沾了些仆役准备好的茜草汁,一掌拍在柱子上,留下了分明的掌印。立即就有仆役上前,引这个年轻人去牵牛羊。

陆陆续续,人们开始上前按手印,表示自己愿意履约。皋陶定下一天只能供三户人家领取,也就是说一个犹豫,说不定要比旁人晚好几天才能领到牛羊,人们更是争先恐后,生怕自己去的晚了,失了先机。

重华没有出面,他如今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里苦思,除了早起去父母家里做些厨房里的活计,基本上不出门。

劳川是重华的贴身侍从,提出要帮重华去做那些粗活,重华却说:“我家里的事都交给你,阿瑶院里你也帮我盯着,我父母家的事必须我亲自动手,你若是去了,不就是你去行孝了?”

阿瑶看重华在闭关思索帝尧给的难题,她也不好经常去打扰,只好跟着皋陶看热闹。

开始几日领牛羊的人还老老实实的跟着仆役在山口等着,接下来有人动起了脑筋,总带着些牛羊爱吃的青草树叶,甚至有人学起了牛哞羊咩,每天都有新鲜可以看。

有趣的是不管来人有什么动静,山上的牛羊都不为所动,总是让人等候良久,等得那些学舌的人都哑了喉咙不再叫了,反而悠哉悠哉的挪步下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