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7、坦白(1 / 1)我的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穆芸筝以为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已经够离奇曲折了,没想到李吴一比她更甚。

她想象了下李吴一描述的情况,一群人联合起来诓骗于他,只待他落入圈套,必会沦为他人的笑柄。

而在李吴一的眼里,那些人就像是魑魅魍魉,戴着伪善面具,鬼话连篇,一举一动皆满怀恶意。

难怪姥爷能够轻而易举撺掇他进京行刺,因为于他而言,镇疆王的护犊情深,自己的赤诚以待,在渤海经历的衬托下,是显得那么弥足珍贵。

但因为圣人的缘故,二人一死一囚,他当时是不是觉得余生的光明都被粉碎了。可他不知道的是,他放在心上的人,却是骗他最狠的。

穆芸筝这会儿是真的心疼他到了骨子里,她把李吴一快低到胸前的脑袋给抬了起来:“这不是你的错,你别这样。”

任凭他再机警敏锐,也不可能猜得到渤海公主会在食物中投这么阴损的毒物。归根究底,还是因为势单力薄,但凡他有一座稳固的靠山,也不至于处于弱势局面任人摆布。

李吴一按住她一只手,眼圈已然泛红,“后来斛酒杨笙把我从牢里救出来,出了王宫后,大斑玉派人满城搜捕,因为带头的侍卫与我有些私交,并未赶尽杀绝,我就在张阿翁的质库里待了一晚。可到了第二日早上毒·瘾发作,我才意识到事情不对,张阿翁见多识广,一语道破玄机,但已经为时已晚,他见不得我发癫,派人买了阿芙蓉回来。我知道这种东西碰不得,可我根本克制不住自己……”说到这他又愧疚垂首。

穆芸筝见状使劲抬起他的脑袋,“都过去了,有我在你不必忧心,一定可以戒掉的。”虽然嘴上说的轻松,但她不知道李吴一到底吸食了多久,瘾有多深。戒毒这种事旁人除了口头鼓励以外一点忙都帮不上,想要完全拔除干净,只能靠他自己的意志力。

思及此,穆芸筝愧疚难当,泪眼婆娑的看着他:“对不起,若元月时候我不留你,根本不会发生之后这些事…”假如他一直被蒙在鼓里,也不会因为与公主意见不合被她害成这样。

突然角色反转,李吴一只觉哭笑不得,他把姑娘揽进怀里,拍着她的背安慰道:“始作俑者分明是王爷,哪里能怪到姑娘。”

穆芸筝听他说起镇疆王,心中愧疚更甚,他还满心欢喜的以为自己是镇疆王的儿子啊,“李吴一,王爷这样待你,你会恨他吗?”

李吴一下巴搁在姑娘发顶,表情有些落寞,“从知道他的良苦用心以后,我就恨不起来了。他护了我二十多年,如今该换我来护他了。”

穆芸筝忽然想起前世一句俗话,生而未养,断指可还。生而育养,断头可还。未生而养,永世难还。尽管王爷在后期教育问题出现了重大失误,罔顾了李吴一的意愿,颇为专断独行。

但他性情德行的走向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从很多细节上就能看出,他的行为思想与当下男儿相比,已经具备了后世平权主义的雏形。这与他的成长环境,长辈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此可见镇疆王的确功不可没。

见她发呆,李吴一低头在姑娘发顶亲了一口。

穆芸筝皱眉推开他道:“好几天没洗了,你不嫌脏啊。”自从得知假信的事以后,她也是日夜兼程一直在赶路,别说洗头,连澡都是随便用巾帕擦一遍的。若非如此,在蒋家被大妞烘出一身汗的时候,她也不会难受到想好好洗个澡。

许是因为互通秘密的缘故,李吴一觉得自己与姑娘的关系又亲近了许多。他揉了揉姑娘的脑袋道:“真要做个比较,我比姑娘还脏呢。”

穆芸筝一脸嫌弃:“净胡扯。”谁没事还会就洁净问题论个长短。说完想起正事,她赶紧揪住李吴一道:“姑姑方才让我来取传国宝玺,你放哪里了?”

面对姑娘,李吴一没有丝毫保留,想也没想就从腰间绑着的粗麻腰带里掏出了一枚扁平的玉印递给姑娘。

穆芸筝没纠结他把宝印绑在身上的问题,而是接过宝印翻看了一阵,发现这玩意儿还真有点东西。

首先它并不是印面一角破损,而是印钮上交缠的螭龙其中一条脑袋磕破了一个角,并做了镶金修补。听说这是王莽窜汉之时,他派弟弟问姑母王太后索要宝玺,王太后盛怒之下将宝玺掷于阶下磕碰所致,比起后世流传修补印面一角的做法更为考据。

另外为了印证落过水的传闻,雕刻者还做过一些腐蚀处理,例如细纹之中藏有青苔,若不细看只会以为是宝玺本身自带的棉絮,整块宝印的纹饰简单,甚至虎螭造型还有些像蛇虫,颇为滑稽。

但只要接触过古物的人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秦王朝所创造的纹饰图样远没有现今那样多姿多彩,朝代越往后,图样越写实霸气。比如龙凤图案,到了隋唐时期才变得恣意张扬,相比之下这枚传国宝玺的纹样就别有一番古朴沉稳在里头。

穆芸筝越看越觉赞叹不已,要不是姥爷说过这是假的,她都要以为这就是那块落入颖水河畔,失踪了二十多年的传国宝玺了。

她把宝玺往袖袋里一塞,抬脚要出门。

李吴一见她火急火燎,心疼她的腿:“你腿还伤着,不宜走动,还是我拿去给姑姑吧。”

穆芸筝一想在理,就没有拒绝,又将宝玺掏了出来递给李吴一。

接过后他见姑娘握过印面的指尖上粘了点印泥,忙捻了袖子给她擦干净,才打开门走到外头。

她笑着摇了摇头,合上房门后坐回到案几前摆弄膏药。

只是才坐定,她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奇怪的念头。装有粉末的纸包才巴掌大小,与传国宝玺相差无几,李吴一若不想被人发现,带在身上多保险?何必藏在垫子下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