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见机(1 / 1)刘辰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没有一个人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吗?”董卓的手扣着膝盖,沉声问。诸将仍旧没有回应。董卓无奈地看向身旁的李儒,他一向将李儒视作最后的手段。“文优你呢,你可有和妙计,能逼退叛军?”

听到董卓叫自己,李儒抬起头。他没有立刻回答,缓慢地捻动着小胡须,片刻才看向徐荣问:

“徐将军,我军有多少士卒?”

“三万。”

徐荣回答。进入洛阳后,一直是徐荣在收敛残兵败将,他最了解西凉军现在的实力。

“敌军三万,我军三万,诸位将军以为,我军可外出御敌吗?”李儒看向众将,又问。

西凉诸将默然。

徐荣没有说,但大家心里一清二楚。西凉军号称三万,但除了他们带入洛阳的五千西凉铁骑,其他都是些残兵败将。面对皇甫嵩,那些家伙不临阵倒戈,西凉人便是烧高香了,更别奢求那些败兵能倾力作战了。

“徐将军,你说呢?”见众人不回答,李儒只能又转向徐荣。

徐荣心里有些无语。为什么一定要我来做这个出头鸟?徐荣暗自想着,叹了口气,回答:“回禀李郎中,皇甫嵩虽只号称将兵三万,但我等还有一个必须在意的问题。”

“哦?”

“朝中公卿,”徐荣说,“皇甫嵩很可能会与朝中的大臣联合起来反对我们。尉缭子有云,越是坚固的城池,越是容易从内部发生祸患。而内部的祸患,往往比外部的破坏性来得更大。这是我等不得不防的。”

听了徐荣的话,李儒皱眉,做出一副困惑的模样,问:

“既然知道朝中的大臣会造成祸患。我等离开洛阳,外出迎战,不是更好吗?这样一来,在局势未分明之前,朝中公卿便不敢擅自作乱。徐将军以为呢?”

徐荣看了李儒一眼,眉头动了动。他没看明白,李儒为何这样坚持的要外出作战。虽说朝中公卿会造成麻烦,但大臣们毕竟没有军队,只要倚靠着洛阳坚固的城池,便能守住皇甫嵩的进攻。反倒是出城野战,一旦溃败,必定造成朝中动乱。不知多少野心勃勃的家伙,想要推翻董卓,迎接皇甫嵩。莫非,李儒还想再对朝中进行一次清洗,故意激朝中大臣起来反叛?

这也太疯狂了。

但仔细想想,李儒说的也有道理。谁也不知道守城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事情,反倒是出城作战,明明白白,更容易应对。只是……出城作战不太可能赢就对了。徐荣不愿反对李儒,顺着李儒的话说道:

“李郎中的话有道理,是小人失算了。皇甫嵩虽兵势甚大,但我等有天子庇佑,想来一定能战胜皇甫嵩。”

李儒满意地点点头。

他看向诸位西凉将领,众人脸上的表情都很精彩。除了少数好战分子,例如中郎将吕布,都督华雄,明显跃跃欲试外。其余人的表情很苦涩。大家都清楚,出城作战的胜算是非常低的。

只听李儒道:“关于如何逼退皇甫嵩,在下已经有了大致想法。只是不知道哪位将军,可以领兵出战?”

沉默。

片刻后,吕布左右看了看身边的人,见没有人表态,便长跪拱手道:“若是太尉不嫌弃,末将愿领兵前往,抵御反贼。”

“好!”

上首的董卓拍打大腿,大声说了个好字,“好一个猛将奉先。除了吕中郎以外,可还有其他人,愿意出战的?”

吕布虽然骁勇善战,但他毕竟不是西凉人,董卓不可能放心把军队交给吕布。要是吕布像背叛丁原一样,带着军队投向了皇甫嵩,董卓找谁说理去。这一点防备还是必要的。

几个西凉将领,对董卓的意思心知肚明,互相看了看,最后一致的看向了前方的徐荣。

感受到众人目光的徐荣无语地动了动嘴角。感情这些人,是联合一致了?徐荣有些无语。这个时候,徐荣才猛然回想起那个他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徐荣并非凉州系出身。当西凉人联合起来的时候,他便显得颇为势单力薄。

“存侑,”上方的董卓也注意到了几人的目光,看向徐荣,问:“你可愿往?”

我不愿意。

徐荣心说,出城和皇甫嵩交战,等于送死。如果不是在战场上战死,也多半是战败回到洛阳被处死。这怎么看,也不是一件好事儿。但徐荣不敢这样说,他主要还是担心,董卓将曹操逃离洛阳视作他的责任。如果董卓认为曹操与皇甫嵩起兵有关系,现在徐荣再拒绝董卓的话,保不定董卓会认为徐荣与曹操有勾结。这拒绝不对,不拒绝也不对。

徐荣迟疑地回答:“末将以为——”

李儒开口打断了徐荣。

“太尉,”李儒说,“小人也认为,徐将军是个绝佳的人选。”

徐荣原本还想说点场面话敷衍董卓的,被李儒这一说,所有话都噎回了肚子里。李儒这是想干什么?徐荣无语。

“嗯。”

董卓慢慢点头,说:“我与文优想法一样。存侑确是最佳的领兵之人。这样好了,明日,存侑你便带兵五千,前往迎战皇甫嵩。来,干了这一杯,预祝存侑你马到功成,旗开得胜!”

“干!”

众将见事情决定,纷纷愉快地举起酒杯。

议会结束后,诸将纷纷起身离开。徐荣也打算回去计划下该怎么应付这突来的横祸,却被李儒叫住。两人一同走出董卓府,李儒的目光不时看向身旁经过的人,等人清空,才对徐荣说:

“徐将军,你现在一定在为我向太尉要求你出战怨恨我吧。”

“不敢。”

徐荣连忙拱手。虽然心里已经把李儒的祖先骂了一个遍,但表面的应付还是要有的。

李儒笑了笑,说:“我知道,徐将军一定觉得,这出城迎战皇甫嵩,乃是一个必死之局。但徐将军以为,我李某,会有意得罪像徐将军这样的前程无量的人吗?”

这话徐荣接不了。

李儒继续说:“有一个消息,我并没有在众人面前说出来。在进入洛阳前,我便说服董公派人回凉州调遣兵马,想来不日就能赶来洛阳。”

“您的意思是?”

听李儒这样说,徐荣脸色也认真起来。

“如果徐将军能够在洛阳外阻拦皇甫嵩数日,等凉州军赶到,我军大势既成,皇甫嵩便可不战而胜。”李儒郑重地说,“到了那时,这抵御皇甫嵩的全功,不是就全落到了徐将军您手里吗。到时,董公会怎样封赏将军,犹未可知。来日,还望将军能够提点提点在下啊!”

徐荣有种恍然大悟地感觉。李儒的意思是,是为了让徐荣独吞逼退皇甫嵩的胜利,才举荐的徐荣?徐荣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说:

“原来李郎中还有这一层安排,是存侑短视了。这事若成,小人又怎敢忘记李郎中的提携之恩呢?”

李儒微笑,深意地看了徐荣一眼,没再说话。两人又在门边站了一会儿,李儒便告退施施然离去。徐荣一个人站在冷风中,感觉冬日渐进的空气越来越冷。徐荣若是信了李儒,才真是有鬼了。

如李儒所说,徐荣若是真能在凉州军抵达前,阻止皇甫嵩攻陷洛阳,徐荣的确大功一件。

但如果所谓的凉州援军根本不存在呢?

说不定,李儒的目的,只是想激起徐荣的争胜之心,让徐荣全力应战罢了。全力应战,可以阻止皇甫嵩更久,方便李儒想出更全面的计策。更一方面,全力应战的徐荣,也更容易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