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重逢(1 / 1)掌上流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间正房的中间是客厅,三山镇的人习惯叫作堂屋,左右隔了卧室,老唐和苏晓一人一间,苏晓的那间显然被重新粉刷过,家具也都擦的干净锃亮,床头的书桌上温馨的插了几枝从院子里剪来的紫薇花。

想到外公粗厚的手去小心翼翼摘花的样子,苏晓觉得画面有些滑稽,但鼻子却分明的酸了,她赶紧走过去接下外公手里的包,这是属于她的表达贴心的方式。不管她的那个世界有多小,外公都是她心底最安心的所在。

她生命之初的六年,是这个忠厚朴实的老人给了她满满的疼爱与关怀,当然还有外婆,可惜外婆已经……

外面突然一阵嘈杂,涌进来一群人,大的小的,个个都笑嘻嘻的。

“苏晓,还记得我不?”说话的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估计和自己差不多年岁,可是分明的陌生了。

“看这里,你看!”她扒开搭在额前的一缕碎发,一条从眼角蜿蜒到眉梢的疤痕露了出来。

“想起来没有?小疤妹啊!”说话的人依旧笑嘻嘻的,仿佛因为能有这么一条神奇的辨认密码而自豪。

“小疤妹……”苏晓轻声念了一遍。

“不记得也没关系,以后就认得啦!”小疤妹并不因为对方把自己忘了而生气。

“我,记得。”

苏晓记起来了,一起玩泥巴抓知了的小疤妹,苏晓一直都是叫她的名字——王珍。

王珍小时候爬树掉下来,被树枝从眼角到眉梢划伤留下了疤痕,不知是谁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小疤妹”,后来就叫开了。

苏晓不喜欢这个外号,她喜欢叫她的名字。

王——珍,王后的王,珍珠的珍。

两家一个在镇子东头,一个在西头,可幼时的苏晓和王珍就是玩到了一起,腻的不行,一会亲,一会打,但就算打了架隔天还是一如既往地黏在一起。

镇子上一帮淘气的男孩子总爱捉弄王珍:“小疤眼,大花脸,白给我,也不捡。”王珍从来没有从这些顺口溜中感知到恶意,她总是叉起腰,鼓起粉嘟嘟的腮帮子假模假样的呵斥:“再唱我揍你啊!”

每回都是苏晓气的不行,她冲过去一幅发狠要打架的样子,但最后都会被王珍连抱带拖的弄走。

苏晓回去横川市父母身边读书后,她们就很少来往了,即便每年回来过节,也都是来去匆匆,两个小伙伴并没有再多交流过,只是听说王珍初中毕业就没再读书。

“看吧,我就知道你会记得我。”王珍一脸的骄傲和开心,指了指围了一圈的小朋友:“你们,都到院子里去,挤什么挤!”

苏晓看着大大咧咧指挥着人群退出去的王珍,恍惚的要命:她真的记起她了,可是为什么还是这么陌生,我不是我了,还是她不是她了?

三山镇的习俗就是这样,谁家里来了亲戚,总会有许多人过来打招呼。如果来的是大人,还会被请去家里吃饭,如果来的还是有头有脸的亲戚,吃饭的时候更是会请来村里德高望重的人作陪。这是属于他们的仪式感,是平静悠闲的乡下生活中热情而美好的涟漪。

而小孩子们则纯属是过来凑热闹,看个新鲜混个糖吃。

小朋友们说笑拉扯着退到门外,一向爱静的苏晓竟也不觉得吵,她拿出特意带来的零食分给大家。

看他们吃着,闹着,笑着,苏晓在心里跟自己说:

“欢迎回家!”

在城市里流浪了十一年,被车水马龙禁锢的心开始活泛起来。

“苏晓,明天我们一起去采葡萄吧?”王珍发出邀请。

“采……葡萄?”这种突然的邀约让苏晓有些窘迫。

“是啊,我家的,想采多少都有!”说完王珍瞟了一眼那群两眼放光的小朋友:“想得美!你们不行啊!”

“小疤眼,大花脸……”一群小孩唱着跑开了。

多少年了,还是这样。

“王珍,你一直被这样欺负着?”

“不算欺负啦,他们也是觉得好玩,都喜欢跟我闹呢!”王珍无所谓的甩了下头发,一缕发丝遮住了疤痕,若隐若现。

“你休息吧!明天我骑车来带你去葡萄园,我回家烧饭去了,走啦!”王珍风一样的出了院子。

老唐跟在后面喊:“珍珍,在这吃饭?”

“不啦!大爷,明天请你吃葡萄。”人已经跑没了影子。

三山镇对苏晓的欢迎仪式算是结束了。

而老唐对苏晓的欢迎仪式才刚开始。

这个他从襁褓里捧大的孩子,在他心里比自己闺女都亲。老伴去世后,苏晓就被接去横川市跟父母一起生活。而他,本来热闹的一家人,只剩下他一个,照顾他的人没了,他照顾的人也走了。他的孤单,没有人能知道。

这十一年,他学会了自己做饭、洗衣服、做家务。家里忙完忙田里,一刻不让自己停下来,没有活干的时候就跑到集市口去看人家卖牲口的讨价还价。

后来他捡了一只橘猫,苏晓那年回来过节时给它取了个名字——花菜,自从有了这只猫,他总算没那么孤单了。出门的时候橘猫会送到大门口,回家的时候橘猫会迎上来,老唐唠叨的时候也终于有了回音——“喵!”

现在,苏晓回来了,这个院子又生动了起来。

老唐神秘的问苏晓:“晓啊,你猜,我今个做了什么好吃的?”

“你会做菜?”苏晓被调起了好奇心。

“咦?我要是不会,那不早饿死了?”老唐一脸傲娇的表情,“我告诉你吧,是饺子!”

说完,他麻利的腾出桌子,从厨房端出两碗热气腾腾的饺子。

“我啊,包了大半天,保证你没吃过这种馅儿的。”老唐像个孩子一样卖巧。然后又变戏法似的陆续摆满了一桌子的菜。

“就我们两个,吃这么多菜?”苏晓有些吃惊。

“我不知道你现在喜欢吃啥了,就尽可能多做几样,你拣喜欢的吃。”

苏晓惊诧于一向节俭的外公为了她的到来如此铺张,心里因为这份重视而格外的柔软起来。

从落脚三山镇开始,苏晓就觉得一直被温柔的包围着,今天真好,遇到的都是让人心底温暖的人;今天的阳光也好,真实的让人有种落地生根的感觉。

就连这饺子吃下去都是暖暖的包围着胃,满足感从心底溢出来。

苏晓有很久没有让情感这样流动过了,也许这里才是属于她的原生港湾。

“吃出什么馅儿了没?”老唐像个刨根问底的孩子。

“我再吃一个,”苏晓也难得的露出孩子气的表情。

“豇豆馅儿的,菜园里太多都吃不完,我试着包饺子,味道很好吧?”外公显然很得意自己的创意。

“你吃,这个牛肉是今天一大早杀的,我很早就去排队了。”

“吃这个,小河虾,是昨晚你堂叔去河湾里放笼子抓的,新鲜野生,外边买不到。”

“也要吃点叶菜,解腻,这个生菜我自己种的。”

……

苏晓看着因为高兴而脸庞发红的外公,熟悉的眼神,慈爱的表情,一如往昔,就是头发灰白了,眼角也折叠了皱纹,她的心突然就空了一拍,有些难过外公在不经意间就这么偷偷的变老了。

吃完饭,老唐站在院子里的水池边就着门头的灯光洗碗,苏晓靠在门口,看着浸润在桔色灯光里那个忙碌的身影。

灯光之外的世界已经黑了,远处传来几声狗吠,院子外偶尔有人路过的说话声,明明有声音,却给人以分外的安静的感觉,连心都跟着静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