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章 秋收(1 / 1)龙宫八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秋收这日正是个晴空万里的好日子,皇帝领着百官到城外田里收稻,以劝农桑。昔日无战乱之时,景朝便有皇帝亲耕的习俗,不过只是做做样子,更多是为礼仪祭典。如今战乱,农桑受损严重,为表对农桑的重视,每年春种秋收皇帝与大臣及其亲眷都要换上粗布衣裳实打实的到田里耕种或是采桑织布,劳作至少半日。

那日清早郑泽换上粗布麻衣和旧靴子便到大将军府跟着父亲兄弟出门了。满朝文武带着亲眷浩浩汤汤地往城外去。

郑泽骑在马上与同行的族中兄弟们闲聊。

“姐姐,你没带草鞋吗?我有多的,待会给你一双。”说话的是郑泽同父异母的弟弟郑建,字子向,他的母亲周氏在郑观的元配李夫人去世后便被扶为正妻。

“多谢子向,不过不用了,我就穿着靴子下地。”郑泽答道。

“穿着靴子怎么好行动啊。”另一个年轻男子说道,他是郑泽郑建的族兄郑烈,字子义,他的父亲与郑观是堂兄弟。

“可是地里有虫啊,不穿靴子被咬了怎么办?”郑泽转头问道。

“穿着袜子再用布裹几圈裹紧裤脚不就是了,实在防不住被虫咬了也不怕,我带着药呢。”郑烈答道。

郑泽将信将疑地哦了一声,郑烈故意和郑建打趣她:“唉,子向你瞧瞧,这田里的事,她这个大小姐不懂啊!”

“子义!”郑泽觉得自己是被郑烈当做纨绔子弟打趣了,一鞭子打到他的马屁股上,惊得马儿向前跑去,郑烈赶忙拉住,赔罪道:“好啦好啦,女公子,在下知错了。你就饶了我吧。”又做委屈状逗得郑泽开心。

“好啦,别闹了,百官都在呢,不可太放肆。”有一位温文儒雅的男子从他们身后骑着骏马而来温柔相劝,此人乌发熠熠,润如玉琢,气度非凡。

“丹歌你看他。”郑泽也学郑烈装委屈告状。

“丹歌哥你也跟我们一起吗?”郑建见来人问道。

“哎呀孙鹤,每次我听到有人叫你都觉得你这个字起得妙极!这歌与哥同音,你占了多少人的便宜啊?丹哥?丹哥哥?哈哈哈!也不知孙伯父平日这么叫你,你敢不敢答应?”郑烈才惹了郑泽,又跑去撩孙鹤。

“好了,你再说我就真的回不去了。”孙鹤无奈道。此人是孙飞将军的儿子,孙家与郑家世代交好且互通姻亲,当年郑观起事孙飞也带着兄弟来投,一同奠定了如今在南方的根基。到了郑泽他们这一辈,两家依然亲密。

“丹哥?……完了,我也被子义带跑了……”郑泽在一旁小声念叨。

众人一路说笑来到了稻田边。

到了田里,太阳已高照,秋日的太阳毒辣得很。郑泽一行几个在边上探头望了望便下马换上鞋子就往田里去了。

郑烈一边缠着裤腿一边对郑泽说:“你和子向先别下来,我和丹歌把稻谷收上去,你们负责打谷子。”

“好,你俩累了就换我和子向下去。”郑泽跟郑建一起把打谷桶架上。

“你们打谷子要把衣袖拉下来,脖子围好,手套带上,一会儿秆屑粘在皮肤上要痒的。”孙鹤卷起衣袖嘱咐道,在场他最大,总要把这些弟妹照顾周全。

待装备齐全众人也开始忙活起来。虽说是实打实的干活,不过他们几个小辈也不必顾多大的田,几人说着话聊着天便收了不少谷子。

“对了,怎么不见子威?他上哪了?”孙鹤弯腰割着稻子问到。

“哥哥跟着父亲去守卫陛下安全了。”郑建回答道。

这子威便是大将军的儿子郑武,子威是他的字。他是郑泽与郑建的异母兄弟,他的生母身份特殊,是个不可言说的秘密,且在他年幼之时便弃他而去,因此交由当时尚无子嗣的周夫人抚养,不知情者包括郑武一直只当周夫人是他生母。后来李夫人和她的儿子相继去世,周夫人被扶正,郑武身为周夫人的养子,无论出身如何,都是郑家名副其实的嫡长子。郑观看重他,因此也常把他带在身边,行军亦然。

“反正陛下那边有那么多人呢,咱们在这倒也清闲!现下秋高气爽,金浪翻涌,不高歌吟诗当真是辜负了这片美景!我先来!”郑建举起手中的稻子,向前踏出一步,正是一副昂扬诗人的模样,才要张口,就被后头的郑泽拦下来了:“你又来了,大诗人!收收诗性吧!你小心把秸秆屑吃进去!”

郑建听了,蔫蔫地走回去,郑泽替他整理乱了的衣袖:“不是不让你作诗,待会咱们下去了,飞屑少了些,任你怎么作呢?现在打着谷子,你这样,嗓子要疼的。”

郑建知道姐姐是为自己着想,应声答好。

“既然如此,那正好换班。你们下来替我们,我们上去。”孙鹤卷起手上的稻谷上到田埂。

郑泽和郑建点头,拿了镰刀跳进田里,郑烈在一旁指导他们该怎么抓稻谷该怎么割又该怎么绑,熟练得很。

郑泽看他手上动作娴熟,又讲得神采飞扬的,道:“平时在军营里,你是一问三不知,可一说到农事你比谁都精神。子义,你干嘛不直接进工部做官呢,何必苦留在军中?”

“是啊,屯田之事归工部掌管,其实以你对农事的了解要进工部并不难啊。”孙鹤说到。

“唉,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爹一直希望我能随他从军,就爹那个暴脾气我想‘抽身’谈何容易。”郑烈爬上田埂拿起稻谷,借着打谷把无可奈何的气都撒到谷子上。

郑泽见他失落的样子,认真道:“其实要我说,堂叔不是不放你,他是怕你闲着没事干,索性先带着你从军。你如今若真的打定了主意要进工部做屯田的事,那就好好的写几篇关于农事、屯田的文章,待下一次察举你就去参加,等通过了,堂叔知道你有本事自然就不绑着你了。”

郑建也在一旁帮腔:“是啊,子义哥,就算堂叔不允,还有父亲呢!堂叔最听父亲的话,父亲极重农事,我虽不曾随军但也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你要真有本事增加收成,父亲一定排除万难也要让你去屯田。”

“是啊,子义,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拿出真本事没人能拦得住你的。若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可真的没人帮得了你啊。”孙鹤也如此说到。

郑烈在一旁听着也颇为振奋,可转而又道:“可是……我既没有子向的文采,又没有子善那一手好字,我成吗?”

郑泽把新割下来的稻谷递给他们对郑烈道:“大哥,你是要进工部屯田,又不是要进秘书省写书,你把怎么屯田写清楚不就好了,别搞那些花里胡哨的,辞藻都是次要的,你可千万别本末倒置。”

郑烈点点头应下了:“我一定努力,争取日后能让你们吃上我种出来的粮食!”

众人听了相视大笑。

“对了,说到秘书省,我听父亲说新任的秘书省大夫上官川给你当了先生。他教的怎么样?你们聊得来吗?”孙鹤问道。

“他啊……”

郑泽正要说呢,那边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孩子一溜烟地冲过来眼瞧着就要从田埂上跌下来,郑泽眼疾手快伸手扶着他,才把他这冲过来的小流星稳下。

郑泽扶着他的手臂柔声问他:“你是谁家的孩子,你家大人呢?”

那孩子虽说活泼了些,但是个有礼的,用小短手行礼道谢:“多谢姐姐。”

话音才落,后头就追来一个男子喊着“宿儿”,一瞧来人正是上官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