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郡七八月间,白色的莲藕花铺满了河塘,街上多了不少的小贩推着小推车,叫卖着水红菱,鸡嘴莲。
一两文钱就可以买到一个新鲜大个的菱角,在街上跑来跑去的小孩子偶尔手里捧一个,吃的满脸汁水,喜笑颜开。
应着季节,浮生堂也一连出了好几样莲藕的小菜。
厨子或是将新鲜的莲藕切成片,泡好的酸姜和小尖椒切成颗粒,放到锅里爆炒至藕片到透明的时候盛出撒上一点葱花,做成泡椒藕片。
或是用糯米,桂花塞住藕段,用红糖炖煮,做成一藕生香,红糖并蒂,隙间糯米忆蜜甜的糖藕。
不过小二最喜欢的,是将江鱼仔清除鱼骨和内脏后,清洗干净,和蒜米,姜,藕片,细细熬制成的鱼藕汤。
浓稠的高汤,配上酥炸的猪油渣,那才叫做一个美。
咔嚓,咔嚓,咔嚓
饕餮扬眉看着小二吃的满嘴是油,面前小山一般的猪油渣逐渐消失了山尖,心里不由一阵闷堵。
“你不腻吗?”饕餮将猪油渣的碗移开。
小二无不遗憾地停了手:“唔,还行吧”
猪油渣的香味是小二不曾闻过,吃进去的口感更是缠绵了最朴素的油腻,让小二欢喜不已,在冷冷的池塘之中,向往的便是熙熙攘攘的人家温俗,不过这些他自是不愿意与他人说的。
饕餮又扬扬眉道:“你怎么不去前面缠着掌柜了?”
小二正一个手指头一个手指头地吮吸着,听到饕餮的话,皱眉摇摇头:“最近掌柜的心情不好,我可不去前面招他嫌。”
旁的就不说,那日放回去的狌狌们,尾巴不就少了一截。
长尾的白耳猴变成了短尾,少不得回去要被笑话,也算是对他们乱下山的惩罚。
正说着,一身淡青色褂子的宋阳舒出现在后院,对着后院里的两人吩咐道:“东街槐树边上的郭家来人订了一百个大馒头。说是明儿个就要。你们抓紧,早早的准备。”
小二忙不迭地抖抖身子站起来,点点头。
饕餮眼睛一转,挂上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摸摸下巴道:“我记得胡家娘子的娘家便是姓郭,也住在这东街上。”
顿一顿,只听饕餮那兴高采烈唯恐天下不乱的声音道:“难不成就是姚姚小姐的青梅竹马的外祖家?”
说完,饕餮却也不等宋阳舒回答,一溜烟地便跑进了厨房。
剩下一个小二看着面无表情的自家掌柜,结结巴巴道:“我,我,我也去,帮忙。”说完,抚着胸口跑开了。
站在原地的宋阳舒微微一皱眉,自己是对这两人太好了吗。
歪着头,在阳光下眯着眼,想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叹了口气,只觉得自己的脾气的的确确是越来越好了。
早些年间,哪有人敢这么对自己说话。
忽的又觉得,或许这样,也好。
这样,他们之间便不会重蹈覆辙。
郭家不仅在浮生堂定了一百个馒头,还订了三十个荷花饼和三十个莲花果。
这等订单对于东街上的人家来讲,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可郭家人却是豪气地钱提前付了,一半是看在胡家人的份上,一半也是因为郭家终于迎来了一个儿子。
说起郭家,东街上的人家也是有嚼头的。
郭家现在当家的叫做郭若,胡家媳妇便是他的妹妹。郭家祖上似乎也是当过官,可不知怎么就没落了下来。
郭若的老爹中过秀才,对自家的子女便教养甚严,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男子便专心读书。
可惜郭若却不是读书的料子,考了几次都没考中,最后看着过了二十了,娶不到媳妇儿,才在米店里找了份活。
郭若的老爹见自己的儿子念书没有天赋,便一心盼着教养孙子。
终于,郭若的媳妇在今年个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郭家上下喜气洋洋,听产婆说,郭若的媳妇儿抱着儿子的时候,激动地都哭了出来。
郭家人便决定大办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