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的人是陈父,敞着白色的确良衬衫,里面的白色老头衫腋下因为汗渍变得发黄,脚上踩
着凉鞋,手里拎着已经蜕皮的公文包,在门口前左右摆动了几下,嘴角带着微笑。
陈父很少喝酒,但今天他醉了。
陈母拿过陈父手里的公文包,瞪了他一眼:“佳音今天回来了,你怎么喝成这个样子?”
陈父:“我喝酒,当然是因为高兴啊!“
陈母没回答无奈的去厨房清洗碗筷。
陈父踉跄的走到佳音的床边,努力睁开混沌的眼睛,却不见女儿。佳音从卫生间走出来,看到爸爸一脸醉酒却洋洋得意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笑。
“佳音啊!来,过来,坐到爸爸身边来。爸爸告诉你啊,纺织厂有救了,咱们上海要改革,浦东要开放,那时候啊,纺织厂不再是咱浦东的纺织厂,而是世界的纺织厂,咱家房子这块地将来可能是座商业大楼也可能被规划成大公园,谁知道呢。”陈父边憧憬边用大手掌拂去额头的汗水。
“爸,你说的是真的吗?国家有政策下来了吗?”佳音问,侧头一看,爸爸已经摊在枕头上打起了呼噜。
佳音拿起蒲扇给爸爸扇风,她开始想象如果爸爸说的都是真的,那么浦东将会发生什么变化。首先浦东与浦西的交通该怎样来解决!
第二天7点大家吃完早餐,陈母送弟弟妹妹上学,父亲也换好了衣服,拎着公文包准备同佳音一道出门。
两人推着凤凰牌自行车并排走,陈父送佳音到陆家嘴码头。
“爸,昨天你说咱上海要改革,浦东要开放是真的?“佳音问
“我这么说的?“陈父有些不好意思。
“恩!“
“啊!听说上面一些领导已经递交申请资料,我想咱上海也到时候该回归曾有的兴旺了。“陈父没有底气的说着。
“恩!爸,我走了。“
“好啊,路上注意安全啊!工作别太辛苦了。“
陈佳音在码头等了一会,将自行车鞍座套整理了一下,然后拿出自己用硬纸盒剪裁的英语单词卡片重温了一遍。
很快,上班的人流涌进来,几十人,几百人,大都推着自行车一个接一个的顺次登上船只,将这些辛苦勤劳而每天都带着希望与憧憬的浦东人从芦苇摇曳的这头载到商业繁华的那头。
随着船只渐渐靠岸,船上摆渡人也更有精气神儿,因为他们即将进入另外一个世界。
夏羽升等在摆渡船乘客出口,6点钟就已经在这里,包里还是那两本书,他靠在香樟树上,闻着樟树散发出来的清香松油混合着摆渡船及整个城市的污浊气味。
从7点开始,摆渡船陆续走出大批上班族,夏羽升盯着清一色的白衬衫,黑漆自行车走掉了,还是不见陈佳音。
站累了,他就坐在花坛前拿出《中国桥梁史》翻看,这是本科的基本书籍,但每次翻阅总会有新感悟,就拿面前的黄浦江来说,想在上面架座桥,如此的跨度和宽度就是史无先例的。
“你在等谁?”
夏羽升一抬头是陈佳音,她穿着米黄色带着白色印点的连衣裙,发旧却干净的乳黄色梁鞋,梳着马尾辫站在他面前。他不好意思的赶紧从地上站起来。
“嘻嘻,我在等你啊!”
“为什么等我?”佳音歪着头问
“啊!那个,我要送给你两本书。”说着从包里翻出《几何图解》和《建筑十书》。“送给你,拿着吧”
陈佳音咧嘴一笑露出一道小白牙,还有浅浅的两个梨涡。
“你真好看”夏羽升说
陈佳音害羞埋头推着自行车快走了几步,夏羽升才反应过来,追上去:“我帮你推车吧!”
陈佳音默许,夏羽升接过自行车,两人默默的走了一公里,太阳渐渐升起来,有些热。
夏羽升:“你的车够结实,你坐在后座,我载你好吗?”
陈佳音看看自己的翠绿色的山地车,又按了按后面轮胎的气足够,觉得可以。
夏羽升178的个头蹬着女式山地车,他自己也觉得有些别扭,但当他闻到陈佳音身体散发的香皂味缕缕飘到自己的唇边,他便感到幸福无比。
陈佳音的个子不高,她翘起双脚,双手紧抓着钢制座椅,脸上挂着放不下的微笑。
这辆女士车子,轮牌很小,蹬了几圈,车才向前走出一两米,到了学校,夏羽升已是满头大汗。
回到学校,夏羽升本还想和陈佳音一起待到她开工,两三个小时的时间,他可以为佳音很好的补习几何。但一进校大门,就遇到了熊主任。
熊主任仔细地打量着的夏羽升身边女孩子打趣说:“怎么,女朋友啊!“
夏羽升还没开口,陈佳音立刻回到:“不,不是的!“
熊主任意味深长的看了看夏羽升说:“一会来我办公室一趟!“
熊主任离开后,陈佳音忙担忧道:“他该不会是怀疑我们两个那个关系的,你要挨处分了吧!“
夏羽升:“哈哈,不是的,在大学是可以谈恋爱的。一定是学术上的事情。“
陈佳音一听“恋爱“这个词脸蛋立马升起了潮红。
夏羽升将自行车还给陈佳音:“主任那结束后,我去找你。“
陈佳音:“我还要回寝室洗洗衣服,谢谢你的书“
夏羽升:“好吧,别客气。“
陈佳音看着夏羽升自信而挺拔的背影,心里升起一种莫名的失落:“我是食堂打饭工,而他是同济大学硕士生。”
夏羽升边往主任的办公室走边思考他们目前在做的一个项目,他已经将方案写好,就等主任查看确认。
“羽升啊!进来!”
熊主任给自己印有***画像的瓷缸杯子里倒了热水,随手掐了些茶叶倒里面,又给夏羽升的玻璃杯里倒了热水。
“83年同济大学的老校长李国豪受上海市科委的重托,带领同济大学桥梁系的教师和科技人员,经过反复调查、论证和思考,提交了“叠合梁斜拉桥”建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那时你刚进同济吧。四年过去了,现在大桥设计计划放到日程上来了,上周我校领导和市领导刚做了一个报告会,上海有了跨江大桥的前期执行方案。
跨江工程巨大,在自建工程方便上全国也是首例,校长亲自带队,除了咱们桥梁系以外,建筑,电气也会加入进来。”
夏羽升:“这可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熊主任用茶杯杯盖抹了抹浮在上面的茶叶,轻吸了一口:“当年这个工程贷款困难,日本提出可以免费设计,并提供贷款,而他们的工程预算非常高,足可以建造两座南浦大桥。”
孙中山先生有:唯发展之权操之在手则存,操之在人则亡。所以要想发展,一切还得要靠自己。”
夏羽升:“现在亚洲银行同意贷款给我们了对吗?”
熊主任看着自己的得意门徒说:“紧跟国家发展,不错。”
熊主任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薄本,上面写着《建国方略》:“拿回去看看,上海档案馆还有一些资料也是值得研究的,也可以看看。”
夏羽升:“难道南浦大桥项目也允许学生参加吗?“
熊主任:“可以带一个学生,名额还没定,我想先把你报上去,计划明年年底动工,还有争取的时间,你努力哦!“
夏羽升兴奋的说:“谢谢主任的信任和栽培,我一定努力,不让您失望。“
熊主任又吸了一口茶:“好啊!。“
夏羽升将《建国方略》放在包里离自己最近的一层,他好想现在就将这个消息和佳音分享,可又一想,名额还没有定下来,现在就放出消息未免太浮夸了,于是他回到宿舍钻研书籍。
夏羽升回到宿舍已是正午,因为天气炎热,并不想吃饭,稍加冲洗就坐在床铺上开始阅读。
他直接将书翻到了“实业建设“-东方大港这部分,可大概扫过之后,他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