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7章 战术战法(6)(1 / 1)瓜子昏睡百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已经被世界各国普遍重视,但除了四个友好国家,不好涨价外,供货的市场价格,都小幅度上涨了一截。

而且在技术方面,奥匈帝国的科研机构、企业,把控的很死,工业技术上的技术成果,根本不对外界透露。

要知道科技研发是需要大量金钱的,企业想获得大的经济收益,金钱少了怎么可能呢?

而垄断的技术,往往才能预示着企业未来的一些时期的暴利……

这个年代的企业产品技术创新,那都是非常的不容易。创新型的工业企业集团,平均寿命往往不足三年。

存活率能顶过10年的工业企业,也不足百分之十,企业因现金流问题被银行等破产清算,更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发达国家的老牌工业企业等,根本不热衷于投资科技产品创新方面,也就不用奇怪了。

这种残酷的大环境下,大家谁愿意去花大量金钱、进行什么投资冒险啊?

除非你的企业也能如德国、英国一些企业那样,保守住相关的技术秘密等。

可因为历史一战的原因,这些企业集团的独门垄断技术,还不是被美国政府等剥了个干净。

免费交给国内的一些资本家们肆意使用,从而全面技术接盘成功,从中大发横财等。

也就说明了,一些科技创新成功了的企业集团,也很难获得什么长足的高速发展。

一圈的各种节操有限的剥削者,胳膊够粗的无耻之徒,在那红着眼睛等着抢劫、山寨模仿呢?

……

所谓的技术专利费等,那你先看看你的背膀硬不硬了,否则人家没报团、针对收拾你一番,就算是非常好了。

想想一代伟大的科研大帝爱迪生、外星人尼古拉·特斯拉,那么多的产品研发成果、专利技术、生产企业。

他们真正占到的股份又有多点呢?更别提他们的子孙们能占有的了。

估计没被一些资本家们直接选择灭口都算好的了,还想去要自己的那份股份,完全想多了呢?

自己的拳头不够硬,却拥有大量的财富,嘿嘿……,干什么都注定是白扯。

如果人家一些企业,不是为了个企业品牌、名人效应等,估计早就没有爱迪生这一家人啥事了。

就如同诺贝尔、爱因斯坦家族一样,直接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

有什么问题吗?一个神经病的理由等就直接搞定了。

大不了派人拿着砖头再砸一次,大家有意见,你能拿出什么证据吗?

反而一切都是报纸等媒体说的算,你跟人家拳头够硬的资本家大家族玩,有可能玩的赢吗?

要不然,山寨仿制生意怎么会始终是、世界工业产品的主流呢?

连哈布斯堡家族的大部分企业,都不敢去玩什么真正的全面垄断行为,拉足仇恨值、羡慕值。

怕被人家得了红眼病的各方高手、联合起来狠狠收拾了。

除了英国约翰牛一些大家族外,其他的个人和家族敢吗?反正有那个自信的家族真不多。

这也是一些资本家们,可以大声的喊出资本无国界的原因。

一战爆发前夕,世界各国的各大企业在干什么,按现在的标准,那都是叫做卖国、叛国……

否则人家美国企业、政府部门,一个正常的生意往来,就能从中大发战争财呢?

实在是榜样们的一些行为准则太伟大了,大家不敢去挑人家部分人的刺。

欧洲社会的一些传统国家,相比之下就太淳朴、善良了。

否则人家周边一圈的国家,真的没有相应的组织、生产能力等吗?

不知道该组织大量的工人、去进行工业生产等吗?还不是自己的拳头不够大,怕拉来了巨大的仇恨值。

世界范围的一些市场空间,受限于研发资金的花费巨大,除了大企业、财团外,普通的企业,是根本没法支撑这项高额的资金投入。

而在企业产品的科研等领域,企业的投入和收获,永远都不是成正比的。

如果运气方面好的话,从中能大发横财,如果运气不够好,投入再多的资金量,都有可能是打水漂的节奏。

比如很多的高科技产品,那成功的研发机率实在太低了。根本不是这个年代的基础材料条件,能去解决好的问题。

比如飞机、坦克的研制,那考人神经的玩意太多了,基础材料方面就基本不过关。

以坦克说事,俄国人的T34坦克粗糙、皮实、威风八面,可首先500马力的12缸柴油发动机,你去投入资金研究着试下。

也就奥匈帝国高层,在某个脸皮都不要的家伙唆使下,敢身先士卒的这么冒死去玩。

否则前方就准备一大堆的骸骨吧,科技进步的问题可是没有什么捷径的。

研究的大方向上、必需没什么大的问题,否则飞碟产品早就肆虐天空了。

而且你得坚持按照一个方向去不断的研发,要不那研发的成本费用,可是几何数字般递增的。

比如其中的氦气制造技术,也是奥匈帝国科研部门意外所得。

毕竟1895年,莱姆赛和另一位英国化学家特拉弗斯合作,在用硫酸处理沥青铀矿时,产生一种不活泼的气体,用光谱鉴定为氦气。

而研究员们对天然气采用冷凝法研究时,发现可以从天然气中提取氦气。

随后在心里有数的张祥大力支持、关注和重视下,生产工艺不断完善,前两年就弄出了高纯度氦气。

这玩意对奥匈帝国企业而言,纯粹是废物利用,结果发现被提纯过的天然气质量更高、燃烧效果更好。

而张祥知道,高纯度氦气这玩意可是宝贝之一,比起氢气那是可靠多了,以后飞艇用于战争后,生存能力将倍增。

为了保密和储备的问题,张祥特意找到皇储鲁道夫。

二人私下密谈许久,对研究员们发放了高额的保密津贴、签署了保密协议,悄悄的大量生产、储存。

平时根本不拿出来用,反正高纯度氦气的产量很低,要积累到一定数量,用于战场大战非常的不容易。

而且制作成本上比氢气高不少,如不是能提高天然气燃烧质量,热气球、飞艇作战的安全性,单纯经济上实在不那么划算。

……

齐柏林飞艇框架中布置有36个棉质独立气囊,当这些气囊充满后,可以提供14吨的巨大升力,载重能力能达到8吨。

这是什么概念水平,二战后期的顶尖重型轰炸机啊。

而分割开来的独立气囊,则起到了类似舰船隔舱的效果,大大提高了飞艇的一些安全系数。

框架外部的蒙皮结构,是经过特殊处理的防水布,缝合处也经过封胶处理,来隔绝可能的电流。

两个发动机的吊舱,悬在飞艇后部的左右两侧位置,里面安装着两台80马力的发动机组。

用于推动两个螺旋桨,让这个庞然大物,获得每小时85-90千米的不错速度。

飞艇自身携带的燃料,可以让这类飞艇飞行1300公里左右。

能获得的滞空时间,更长达18个小时以上,一战战场的上空,还有比这玩意,更适用的观测侦察用品吗?

张祥开始不是没想过研究这玩意,可张祥感觉自己去研究,并不经济实惠。

还不如等齐柏林飞艇出来后,买几个最关键的专业技术,加上自己国内的强项技术,优化一下来的经济、适用。

人的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去搞、什么都去参与研究生产,那样根本就干不好太多的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