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路像一条小山涧,从山坳里“流淌”下来,二人“逆流而上”,半个小时之后,果然在半山腰处看到一处寺庙。
寺庙外墙已然倒塌,从外边便可以看到里面的景状,虽然看不到人,从里面面房屋的样子也可以看出,这里的确是败落了。
房屋的窗户已然不像样子了,只留下黑乎乎的木质骨架还支棱着,外墙也已经发黑,看得出来,正如陈老爷所言,这里确实燃气过一场大火。
“师父,你看这个寺庙,可不像是有人的样子。”怀空道。
行真和尚道:“我们且上前去问问。”说着,便沿着小路上分出的岔路,向前走去,来到那处墙壁倒塌之处。
行真和尚想了想,竟然没有直接进去,而是向旁边一拐,拐到正门去了。
“师父,我们不在这里进去吗?”怀空道,“这里的墙壁瘫倒了一大块,正好进去。”
行真和尚道:“怀空啊,我们是前来拜佛的,不是来讨债的,拜佛当然要走正门了。”说着,便来到正门处,站定。
正门确实有些“气派”,红漆金钉,个个看起来有一种富贵气象,放在山下,也是大户人家的宅院。
行真和尚整了整衣衫,向前一步,敲了敲门。
良久,无人做声。行真和尚无法,又敲了敲门,喊道:“贫僧法圆寺行真,特来拜见。”
良久,又是无人做声。
怀空笑道:“师父,我看这里不像有人的样子。”
行真和尚没有理他,仍然扣了扣门,道:“贫僧法圆寺行真,特来拜见。”
正当行真和尚灰心,要推门而入的时候,那门内却传来的声音。
“请稍等片刻。”
行真和尚一听到声音,心中顿时一喜,对怀空笑道:“你看,这里还是有人的,幸亏你我没有从墙壁那里过去,否则失了礼数,佛祖会怪罪的。”
怀空不以为然,扭过头去,不再看他。
虽然门内有声音传来,可是良久没有人出来。行真和尚不准怀空擅入,二人只好在门口静静等待。
怀空觉得甚为无趣,便来到前方的一处悬崖,看向远方。
这寺庙坐落在半山腰的一处平整地界,旁边竟是一处峭壁,从峭壁看去,视野颇为开阔,竟能望见芒山以北的神奇景色。
芒山以北,山峰奇雄险峻,如长剑倒立,直指苍穹,山上,有三条白练一样的瀑布,飞泻而下,撞击山石,隐隐有呼啸声传来。
更远处,又有山林起伏,如海里的波涛,更远处,“波涛”更呈现出一种黑色,显得幽深阴冷。
怀空见了,不觉有些呆了。
天下竟有如此美景!
怀空正感叹时,身边“吱吱吱”的声音传来,怀空转头一看,原来是怀运小猴。这猴子不知从什么地方玩的累了,竟然还知道赶上来。小猴当下一跃而上,爬到怀空肩膀上去了。
“吱吱吱……”
怀空见了,笑道:“你玩够了?不如你就住在这林子里,不要跟着我们了,我们一路上一定会受些苦难,你跟着我们,难免受苦受累!”
小猴听了,登时有些不高兴,“吱吱”叫了两声,竟然伸手抓住了怀空的耳朵!
“哎哎哎,疼!赶快松手!”
行真和尚见他一人一猴玩得欢快,不禁也会心一笑。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了。从里面,探出一个僧人来,那僧人看起来不过十岁大小,从脸面上便看得出来,比怀空更为稚嫩。
行真和尚见了,当即恭敬道:“阿弥陀佛,贫僧行真,乃是法圆寺的僧人,今番前来,是要见贵寺方丈的,烦请小师父通报一声。”
那小和尚听了,道:“这位师父,实不相瞒,目下寺里只有我与师父两个人了,其他人走的走,圆寂的圆寂,已经都不在了。”
行真听了,心中一悲,道:“如此,那能不能见上令师一面。”
小和尚道:“师父,请进来吧,我师父正在里面等着呢。”说着,大开山门,请他二人进来。
行真和尚与怀空只好恭敬施礼,便随着小和尚进入到寺庙里去了。
进入正门,前方便是大殿了。大殿门已经败落,直看到里面的佛像。
行真和尚见了,登时恭敬起来,整整衣衫,走了进去。
佛像旁的蒲团上,一个老僧盘腿坐着,闭着眼睛,手里把着念珠,口中念念有词。
行真和尚进去,并未理会老僧,而是在佛像前的蒲团上,深深施礼。怀空见了,只好也跟着做。那怀运小猴跳了下来,也像那老僧一样,坐在了蒲团上。小猴的灵性非凡,唬得那清净寺的小僧瞠目结舌,不敢说话。
礼毕,行真和尚又走到老僧面前,道:“阿弥陀佛,贫僧行真乃是万佛山法圆寺的和尚,特来拜见山门。”
那老僧睁开眼,便也站起来,微微施礼,道:“不敢,不敢,大寺败落,有如巨木坏朽,不足作栋梁,这位师兄,若果然好学,还是去到他处求法去吧。”
行真和尚道:“师兄,在下并非求法而来,而是在那秦城之中听说一桩异事,因心中有所怀疑,便上山来求教。大寺败落,必然也有原因吧。”
老僧听了,眼里一种异样的光芒闪过,可那光芒瞬息之间便不见了,他皱了皱眉,苦道:“既是如此,那这里更不是你该来的地方了。所有追查这件事的人,都死了,师兄若是不想客死异乡,便不要多说什么。”
行真和尚听了,便知道此间必有隐情,于是道:“师兄,小弟既然敢来,便不怕死!我料定这寺里必有妖邪作祟,于别人可躲灾避难,不敢过问,可是于在下,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老僧听了,心中震动,行真和尚这几句话,便如巨石落入深潭,在老僧心中惊起一番浪涛。老僧点了点头,道:“既如此,请坐吧。”
行真和尚便与怀空落了座,所谓落座,其实就是盘腿坐在蒲团上,因为这里也没有椅子了。
再加上那位小僧,这四人一猴围坐起来,却如和尚开会一样,倒也有趣。
行真和尚道:“还不曾请教师兄法名。”
老僧还未说话,那小僧却说了,道:“这是我们寺的住持,也是我的师父,花心大师。”
“咳咳……”怀空咳嗽两声。
“啊……啊!原来是花心师兄,失敬失敬。”行真和尚急忙道。
那花心和尚正色道:“贫僧的师父知道我心思缜密,无不用心,便用一个心字,定我名号,因此唤作花心。这便是我的徒弟,法名唤作怀空的。”
“怀空?!”怀空讶道,“你叫怀空?!”
那怀空小僧尴尬地笑道:“是,我是叫怀空,师父说我智虑短浅,又不喜研习,便如那纸人一般,心中空空,脑中空空,一切成空,因此便用一个‘空’字定我名号,因此唤作怀空!惭愧,惭愧,哎,对了,不知这位师兄是何法名?”
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