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没想到,这种“包庇”式的彻查,竟抖搂出一件大案。
连苍宁熄都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效果。
她原以为,刑部的人顶多能查出来在这桩灭门惨案之前,承恩公做出的更多不为人知的案子。
虽说一农妇不足以立案,一户农民不足以惩处承恩公,但背后隐藏的万千农户、万千百姓,量变引起质变,总可以让元?无法包庇承恩公。
但,承恩公被查出来的,是比这严重许多的事。
这日是已巳日,于是在历史上,这一史实叫“已巳承恩案”。
后人评价,已巳承恩案是邧朝最伟大的皇帝,乃至厦族人民历史上最伟大神秘的皇帝之一,元?,帝王之质初显之案。
这日发生了很多事。
先是那名农妇不知从哪儿得知状告无望,在人流最多的时候,一头撞死在了京兆府门前。
这令帝城百姓中舆论愈盛。
再是一封送给每位朝中五品以上官员的密信,震动官场。
信中粗略写了承恩公数年来所受的贿赂,强占的民产,以及——
详细的承恩公近年来强行低价购入官盐盐引,暗贩私盐的证据及过程。
贩卖私盐,在邧朝律法中一直是死罪。
盐是一个国家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由国家掌控,制造盐引,卖给盐商(一般由皇族子弟担任)。只有有盐引的盐商才能贩盐,并缴纳极重的盐税。
贩卖私盐,或不缴盐税,都是重罪。
百官收到密信时已是午后,不能立刻马上当场进谏弹劾,但许多文官已洋洋洒洒写好了一篇甚至多篇弹劾承恩公的奏折。
这些奏折被送到内阁,经审阅后被送入宫中,到达元?手中。
比折子到的更快的是听到风声的承恩公。
农妇那件事承恩公并没有放在心上,所以他也只是让眼线春莱到太皇太后跟前打小报告。
但这次的事情,太大了,他必须亲自出马。
元?还不知道帝城百姓和官员震惊得不得了的那两件事,听说承恩公来了,便欢欢喜喜地把他迎了进来。
承恩公一进来便跪在地上,行了最高制度的礼,哪怕元?叫起,他也坚持行完了大礼。
承恩公已是耄耋之年,须发尽白,形容消瘦,脸上老年斑的痕迹很重,眼睛细长浑浊,鼻子挺而略微回勾,显得他一副刻薄之相。
然而此刻他拖着一副年迈之躯,颤巍巍给元?行礼的样子,显得颇为可怜。
起码元?是立刻心软了,从位子上起来,绕过桌案走到承恩公面前,亲手扶他起来:“舅祖父年纪大了,不必多礼。”
承恩公顺势起来,浑浊的眼中隐含泪花:“?儿,不,陛下您不懂,身为国戚,我怎么能不好好行礼,给陛下您添麻烦?”
元?下意识道:“哪儿会麻烦,您是朕的舅祖父,朕同意了您见朕时不行礼,别人敢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