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的广播通知,前往石城方向的旅客开始检票。郑道背着包,带着林樱和马志远顺着人流往检票口走。四周涌动的人群基本上都是学生打扮的年轻人,一个个提着箱子,身后还跟着中年人或者是妇女,应该都是父母陪伴着去大学报道的学生们。
顺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往站台走,郑道感觉到许多目光往这边张望。不少男生都在偷偷打量林樱,有的男生偷看后和朋友小声议论;有的偷看一眼,把头埋下,但马上再次偷看;有的注意到自己的偷看举动被郑道发现后,脸唰的红了。他不由心想,身边跟着林樱,真的有点拉仇恨啊,不知道多少男生在心里说,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呢!
郑道在前面开路,林樱和马志远在后面紧紧跟随。他们艰难地挤进车厢,找到自己的座位,放下行李,在座位上坐下后,都出了一头白毛汗。林樱脸红扑扑的,额头上挂着细细汗珠,就像雨后的花朵,显得娇艳动人。
郑道取出纸巾,给了林樱和马志远一张,自己也拿了一张,擦擦额头的汗水。他打开背包,取出一本《历史与阶级意识》,慢慢翻看起来。林樱则取出《毛选》,细细读起来。马志远没有读书,坐在座位上幻想着进入大学后的种种场景。
没过多久,三个男生提着行李走进车厢,在郑道他们对面的位置坐下。三个男生都二十三四岁的模样,穿着打扮比车厢里其他学生们模样的旅客要稍微成熟点。
在落座的瞬间,他们立刻发现了对面的大美女,顿时两眼发直,再看到林樱火爆的身材,更是差点没流出口水来。当中那个穿着颇显档次,长得也颇帅的男生率先回过神,主动跟郑道打招呼,但言语间颇有些骄傲:“你们也是大学生们吧,我们三个是石大商学院的研究生,你们是哪个学校的?”
石城大学是青江省最好的大学,也是整个中国最好的九所大学之一。石城大学的学生在面对省内其他大学的时候,确实比较自信,甚至有点傲慢。不过郑道并不觉得石大商学院研究生有什么了不起的,他以前是石大商学院客座教授,经常给石大学生做讲座,特别受欢迎,每次都人山人海,淡淡地道:“我们是石艺的。”
“石艺啊!难怪长得这么漂亮!”男生的目光在林樱高耸的胸部扫了扫,眼睛唰唰闪着绿光,他对着林樱伸手右手,笑容满面地道:“美女,来认识一下。我叫陈振宇,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专业的?”
林樱只是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并不搭理,她很讨厌陈振宇那色眯眯的目光。
陈振宇见林樱根本不搭理自己,讪讪笑道:“带刺的玫瑰啊,有意思!”
旁边两个男生见林樱不理陈振宇,笑着调侃道:“我们情圣同志碰壁了,人家根本不搭理你呢。”、“振宇啊,你自诩情圣,没想到有被当众拒绝的一天吧。”
陈振宇被林樱当众拒绝本来就十分难堪,现在又被同伴嘲讽,面子上就有些挂不住了:“拒绝就拒绝嘛,没什么了不起的。每个星期五下午,就有很多豪车都开到石艺门口,将里面的女生被领走,也不知道装个什么劲,好像很清高似的。”
陈振宇的两个同伴听他这么说,知道他生气了,赶忙附和道:“是我朋友去年热烈追求的一个石艺音乐学院的女生,拒绝他的时侯说要追寻自己的梦想,暂时不想谈恋爱。今年上半年发现她给一个五十来岁的老男人做二奶。哈哈,原来梦想就是恶劳好逸。”
“石艺女生名声很差,里面有很多被包养的。我知道有一个做模特的女生就这样,不但自己被包养,还给其他有钱人拉皮条。”
林樱听对方阴一句阳一句的嘲讽自己,话说得特别难听,气得嘴唇都有些抖了。只是别人又没有直接说她,而是说石艺女生,就算她想反驳都没法反驳。
郑道见三个男生不阴不阳地嘲讽林樱,不断贬石艺女生,皱了皱眉道:“你们三位都是石大商学院的研究生,应该是企业管理方面的高手,我也恰好对企业管理有兴趣。我有些问题向你们请教,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彼得-德鲁克?”
林樱见郑道客客气气的向对方请教,用眼角余光瞟了郑道一眼,满心鄙夷,别人这么欺负我,还贬低你们学校,你非但不反击,反而贴上去请教,真是胆小鬼!亏我还以为你长得像个男人呢!
陈振宇瞥了郑道一眼,心想你一个石艺的艺术生,懂个屁的管理啊,轻蔑地道:“你这个问题就好像问学中文的知不知道李白,你说我知不知道?彼得-德鲁克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其著作影响了数代追求创新以及最佳管理实践的学者和企业家们,各类商业管理课程也都深受彼得-德鲁克思想的影响。德鲁克最出名的理论是目标管理,他穷极一生都在追求、验证目标管理,他认为目标管理的宗旨是成果,而不是过程,其目的在于把员工的外在管理转换为自我管理,从而达到自治的效果。”
他用嘲讽似的语气道:“这答案你满意吗?”
郑道微微点头:“还行。那你知道爱德华兹-戴明吗?”
陈振宇微微一怔,没想到郑道竟然知道戴明,这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戴明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他因对世界质量管理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而享誉全球。以戴明命名的戴明品质奖,至今仍是东瀛品质管理的最高荣誉。作为质量管理的先驱者,戴明学说对国际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始终产生着异常重要的影响。他认为,所谓质量,就是以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的产品。一旦改进了产品质量,生产率就会自动提高。”
“看来你挺用功的,对戴明也有所了解。”郑道笑着拍了拍手,夸奖道,“其实戴明跟德鲁克一样,也是美国人,但他提出质量管理的理论后在美国并没有受到重视,当时美国是德鲁克的天下,没有办法他就转战东瀛,推广他的理念。结果,在欧美企业广泛采用目标管理的同时,戴明的质量管理在东瀛受到了极大的推崇,并塑造了东瀛企业管理的灵魂。现在国内很多企业向丰田学管理,丰田的管理方法其实就是源自戴明的理论,丰田喜一郎说,没有一天我不想戴明博士对丰田的意义,戴明是我们管理的核心,东瀛欠他很多。东瀛企业基本上都属于戴明流派,东瀛管理的最高奖就叫戴明质量奖。
我们中国情况不一样,我们是以学德鲁克为主,很多企业家都是以德鲁克为导师。比如海尔的张瑞敏,万科的王石。其实中国也是学过戴明。80年代后,东瀛经济空前繁荣,美国渐显颓势,于是当时很多人认为这象征着戴明管理流派战胜了德鲁克管理流派,管理学界对目标管理的批评也渐渐多了起来。是杰克韦尔奇拯救了德鲁克的声誉,他将通用带上世界第一的宝座。当时我们国家向东瀛取经,曾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广泛推广全面质量管理,但最终大家还是转向了德鲁克,采用目标管理。”
说到这里郑道露出了笑容:“那我真正的问题来了,同样是东方国家,为什么东瀛选择了戴明,而中国却选择了德鲁克呢?三位是商学院的研究生,还请指教。”
三个男生大眼瞪小眼,都说不出话来。知道德鲁克不奇怪,德鲁克的管理在国内非常有名,只要接触过管理的,就没有不知道德鲁克的。到书店管理专柜去,也肯定能看到德鲁克的书。但知道戴明的却极少,国内研究戴明的专家教授也极少。他们作为商学院的研究生都仅仅是了解,根本没有深入的研究,对戴明在东瀛的情况完全不了解,根本没法回答。
陈振宇哽着脖子道:“你,你说为什么?”
郑道翘起了二郎,淡淡地腿:“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社会文化的问题,东瀛的企业制度、很多企业采用员工终身制。家族意识很强,归属感强,城市地域流动性差。中国企业分为两块,民营企业流动性很强,在外农民工,企业人员流动性高,所以,注重个人的目标控制管理;国企虽然不存在员工流动的问题,但国企生产效率低,为确保生产效率,最终也采用了目标管理。
第二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东瀛引入戴明体系时东瀛经济发展遇到了瓶颈,当时东瀛工业化程度非常高,创新水平强,东瀛产品产能很强,但质量很差,在国际上是劣质货的代表,而低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东瀛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多,东瀛企业已经到了非转型不可的时候了,戴明的质量管理理论正好是他们需要的。
中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跟东瀛不一样,我们的制造企业还处在食物链的底层,主要生产低成本、低技术含量的低端产品;这种产品依靠价格低和走量来获得微薄的利润,老板自然不会重视质量,目标管理自然更受重视。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等中国企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需要产业升级的时候,戴明思想就一定会被我们接受。石大商学院研究生就这水平吗?连这么浅显的问题都不知道,真让人失望啊。”
林樱抿了抿嘴,嘴角有了一丝笑意,我还以为你变了呢,原来还是那个郑道啊。
三个男生就像被人狠狠抽了一耳光,脸上火辣辣的。
陈振宇不服气,不相信自己商学院的研究生,管理知识会比郑道差,恶狠狠地瞪着郑道,冷冷地道:“看起来即你真的挺懂管理的样子,那我问你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企业组织结构一般分为上层管理、中层管理、基础管理,这三部分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管理的三角形。那么请问,这三层分别管什么,在管理的时候应该要避免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