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工地上,一个简陋的木棚里,胡廷瑞带着一干人眯着眼睛看着干的热火朝天的工人。
自从西南徐寿辉圣旨下达龙兴,陈友谅便将建造皇宫的事情,全权交给了胡延瑞负责。
眼看着这都快过年了,新皇宫还未建起来,胡延瑞心中有些焦急。
他素来知道,自己投靠陈友谅的时日不长,也并不如张定边等人得陈友谅信任。
所以唯有,用心尽力地为他办好每一件事。
无论一路上浴血奋战,还是代表陈友谅远赴北方,与朱元璋结盟,他都是用心用力。
“监察,这干的也太慢了,这都多久了,怎么才盖这么一点。”
胡延瑞面色不悦,语气不善地问道。
身后一个臃肿的中年人,连忙往前走了两步,满脸推笑道:“胡大人,这凭空建皇宫总的需要一点时间。”
中年人名为胡慈河,是龙兴城的本地人,原本是城中富户,只因在陈友谅率军刚入城的时候,主动奉上黄金十万两,被陈友谅随便赏了个监察的官。
至于监察这个官,本就是陈友谅随口胡诌的官职,并无实权,不过是陈友谅念其为当地豪绅,有些人脉,建新皇宫的需要,随口封的。
胡延瑞嫌弃地看了他一眼,轻哼一声,“我奉大帅命,负责建造皇宫,你要是耽误了老子的事,小心你的皮!”
胡慈河唾面自干,一个劲赔笑道:“大人,请放心,小的绝不会误了大人的事。”
说着,看了看左右,发现都是胡延瑞亲兵,于是往前走了两步,小声道:“太阳如此晒,想来大人想必也累了,小的在后面给大人准备了几名美姬,要不大人先下去休息一会?”
胡延瑞抬头望了一眼头顶的太阳,白了他一眼,眼下大冬天的,哪来的太阳晒人,编瞎话都编不好,果真是个废物。
虽然心中鄙夷,但想到后面的美娇娘,还是决定给他几分薄面,毕竟同朝为官。
“既然入此,那本大人就先去后面休息会,这里你给老子看好了。”
说完,也不等胡慈河答话,便火急火燎往木棚后面一路小跑而去。
“呸!”
等胡延瑞走远之后,胡慈河往地上狠狠吐了一口。
“什么玩意!?”
骂完之后,一个青衣小厮恭敬地跑了过来。
“家主,丞相传来的消息。”
说着,从袖口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胡慈河。
“呵呵!”
胡慈河看完之后呵呵一笑,转身在青衣小厮耳边低语几声。
……
清晨,晨光微熹。
集庆府大厅中。
沈铭召集一干文臣正在议事。
昨夜,他突然想到当初韩山童起义之初,喊得那句口号,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天下黄河反。
一句谣言,星火燎原,在这个封建的时代里,礼法森严,流言如刀。
他韩山童能以一句谣言起事,而自己也完全可以凭借谣言占据道德大义,举义兵横扫西南。
而造谣最好利器便是报纸!
今天召集所有人便是为了商议办报纸的事。
沈铭已经把自己的想法完全讲完,望着台下众人沉声问道:“如何?”
“妙啊,城主不愧是拥有大智慧的人,其智慧冠绝天下,奇思妙想……”
胡惟庸率先表态,滔滔不绝。
“不错,不错。”
李善长连连赞叹。
沈铭摆摆手,将目光望向皱眉凝思,一语不发的刘伯温。
刘伯温见状,轻笑道:“城主此举,利用报纸控制民间舆论的确高明,但在下却有几个问题。”
“先生请问。”
对于刘伯温,沈铭向来给与充分的尊重。
“不知这报纸作价几何?”
“一份一文钱!”
沈铭毫不迟疑地答道。
这个报纸,他根本没有想过用其牟利,因为他的价值并非只是获取金钱上的利益。
而坐在一旁的李善长闻言,眉头皱起,心中飞快思索,这次要亏多少钱。
“报纸的内容是什么?”
刘伯温继续询问。
“前期可以用来畅论时局,或者讲些通俗的民间寓言故事,先吸引住百姓的目光,后期也可以刊登一些文章诗词,供给清流名士品鉴。”
沈铭还有许多目的未曾说出,比如可以利用报纸传播知识,农耕技术,大力宣传集庆政策,潜移默化影响百姓思想。
刘伯温轻吐出一口气,缓缓问道:“那城主有没有考虑到,现今大量百姓根本不识字。”
闻言,沈铭神情为之一滞,这一点他倒是忘记了。
沈铭几乎下意识地认为所有人都能看懂报纸,却忽略了当前所处时代。
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百姓都已经食不果腹了,那里有闲心去学习读书识字。
而沈铭推广报纸的前条件便是所有人能看懂报纸,若是连字都不认得,又怎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这倒是问题。”
沈铭眉头紧皱,一时间陷入沉思。
虽说现在已经有了纸和印刷术,但是多数人不识字这是推广报纸的致命一击。
总不能将报纸以连环画的形式推广吧?
虽然看似可行,但实际操作却依旧困难无比,这个时代并没有素描,画作多数属于抽象派。
况且按照如今的圣贤书籍,文辞华丽,精炼,意境深远,用画作根本不可能实现。
但就此放弃掉,又实在不甘心。
良久。
沈铭吐出一口气,缓缓道:“先生,你看这样可行,我们在境内,修建报亭,寻找识字的读书人读报念报。”
闻言,刘伯温摇了摇头,说道:“恐怕这群识字的读书人根本不会无缘无故地帮人读报。”
沈铭摊了摊手,无奈道:“那要不我们给钱试试?”
话音一落,李善长便站了起来,一脸苦色道:“城主,虽然我们现在城中并不缺粮草钱粮,可这个花法,只出不进,恐怕难以长久。”
“从来钱财喜动不喜静,流通起来的金银才是有价值的,永远放在仓库里有什么价值?”
沈铭不以为意。
“这……”
李善长满脸肉痛,有些无言以对。
就在这时,一直旁听的杨宪也站了起来,满脸期待地看着沈铭。
“城主,报纸一事就交给微臣去办吧?”
沈铭微微愣神,还未开口,汪广洋又站了起来。
“城主,报纸之事事关重大,不如就交给微臣,微臣定不负众望。”
沈铭目光掠过二人,扫过下方正跃跃欲试的诸人,心中感慨万千。
都是一群聪明人啊!
报纸一旦在集庆境内发展起来,说是掌控民间舆论走向也不为过。
而除此之外,若能手中把握住报纸内容,除了自己的文章诗词或可能第一时间刊印,还可以利用刊印便利,结交一干文臣人脉。
毕竟,读书人,哪个不希望自己着作的文章流传千古。